【本報綜合報導】由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科學視野中的佛教」研討會,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在大陸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舉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齊曉飛在開幕式上指出,佛教與科學之間互動,有助於推動佛教適應時代的要求,促進佛教的發展。
出席「科學視野中的佛教」研討會的,包括台港澳及美國等地四十名專家、學者、法師出席,參與討論的主要有科學家、佛教僧侶、佛教學者等三方面代表組成,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副校長李焯芬、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黃夏年、美國佛羅里達州大學教授羅偉力、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鈕衛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方立天、清華大學副教授蔣勁松,太原白雲寺住持悲寂法師、浙江普陀山雙泉禪院監院智宗法師等。
對話分「佛教與科學對話的歷史與意義」、「佛教與科學的交叉與印證」、「科學技術對現代佛教的影響」、「佛教與科學的現代對話」等四個場次進行。會議由太原市佛教協會、太原市科協、中北大學共同協辦,太原白雲寺承辦。
齊曉飛說,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近年來,宗教與科學的對話在國際上非常熱門,但在中國卻少有觸及,這類研討會的召開尚屬首次。佛教與科學之間互動,有助於推動佛教適應時代的要求,促進佛教的發展。探討佛教與科學的關係,有助於推動學術界、佛教界對這一話題的研究,開闊學術研究的視野。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說,現代科學在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方面,有其獨特優勢,而佛教在認識和改造精神世界方面,則有一套完備的教義,如果將兩者有效率地結合起來,就能夠促進人類的發展,可以說,現代科學與佛教的結合可能會是時代的趨勢。
這場研討會是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配套活動之一。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分論壇主題包括「佛教與科學」、「佛教與環境保護」、「佛教的傳播與民族性」、「佛教與現代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