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永恆的魅力

 |2008.10.19
588觀看次
字級

今天要講的是「唐詩的永恆魅力」。唐詩,大家都很熟悉,譬如思念遙遠的親人的時候就會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當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會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思念親人會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我們所有想要表達的情感都在唐詩中有非常典型的反應,你有什麼樣的情懷需要表達,就有什麼樣的唐詩能夠為你呈現。

唐詩 常讀而常新

唐詩有一個很主要的特點,首先就是它很短,第二它很容易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需要作多餘的解釋,只要唸出來就能聽懂;同時它又很短小便於記誦、便於背誦,所以一代一代的傳誦至今。每當我們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這些再熟悉不過的詩句的時候,總是能夠喚起我們更新的一層感受,常讀而常新,這就說明在唐詩中間存在的一種很難以言說的巨大的魅力,這是一種藝術魅力。

唐詩固然是藝術品,是文學作品,但寫唐詩的人可都不一般?詩是怎麼寫成的?為什麼現在我們寫不出來了?這就要瞭解這些詩人的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就拿大家最熟悉的詩來講,大家都很熟悉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將進酒〉,他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筆鋒一轉,本來是很消沉的,卻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要瞭解天生我才,李白有什麼才呢?

讀唐詩、講唐詩不能只看詩,陸游說得好,功夫在詩外。

盛唐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自信、最璀璨的一個時代,這麼樣一個璀璨的時代的發生和產生是要建立在對所有的,人才的寬容的基礎上,彈性可以大到對稍微有一點點才華的人那怕他有天大的毛病都可以容忍,盛唐時代的氣象就是這樣產生的。唐詩是什麼呢?我們很吃驚的發現那是祖先的情感記憶,也就是唐詩裡面隱藏了很多祖先曾經生活、曾經工作、曾經表達他們情感的方式,讓我們知道自己就是從唐朝人、宋朝人、明清的人一代一代到現在,但是要夢回唐朝是多麼的困難,我們還能像李白這樣浪漫嗎?像這樣敢愛敢恨嗎?恐怕很困難,我們變得都比較中庸。所以我們唸唐詩的時候常讀常新,因為它裡面蘊藏著無盡的,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的活力,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燃燒,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重新的活過。

唐詩有精神意涵

唐代詩人有很自信的、很孤傲的、非常有神采的一面,但是這裡面有很大的問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當然是需要這樣一批精英的,他們愛惜自己,認為自己有無邊的才能,認為自己能夠成為時代的精英。但是初唐、盛唐這一批詩人的眼睛始終是往上看,就沒有看腳底下;北京大學的林庚教授,舉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李白跟杜甫,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兩個人都在朝山上走,李白昂著頭走看見的都是藍天白雲,杜甫低著頭走所以看見的都是坑坑窪窪,寫出來的就不一樣。

我們說杜甫是「詩聖」,他聖在哪兒?他不是宰相不是皇帝不是太守,但是他操的心比這些人還要多,他是一個自覺的道德主義者。

安史之亂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像杜甫這樣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形象,這是中國讀書人的一個精神歷程轉變。他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絕對不是假話,哪怕我死了,只要天下人能得安逸我不後悔,杜甫的孩子晚上睡在漏雨的屋子裡,孩子餓死了,但是還依然首先想到天下寒士,我認為這種情懷遠遠的超越了孟子。

杜甫 聖人的情懷

像杜甫這種生活困頓卻還有這樣聖人情懷的,杜甫之後少有,原因很簡單,宋代以後凡是大文人一般都是大官,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秦觀都是,像杜甫這樣的大文人卻從來都是小官的情況非常少見,所以杜甫就成了獨一無二的詩聖。

跟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形成一個鮮明對照的是白居易,白居易一向以杜甫的繼承者自居,他寫了一首詩〈新製布裘〉「桂布白似雪,吳棉軟於雲,布重棉且厚,為裘有餘溫,朝擁坐至暮,誰知嚴冬月,肢體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撫裘起逡巡」有天夜半突然良心發現,摸著被子就起來在屋裡徘徊,想什麼呢?「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有個反思的過程,然後就模仿杜甫說「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這首詩給人一個非常溫暖的幸福的地圖,但跟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相比似乎還缺點什麼;杜甫則是站在雪地裡頭想,如果我凍死了能換來大家的溫暖,我就知足,所以這個境界會有高下之分。像白居易這樣的人一生都生活在中高層階段,他沒有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