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帶式瞌睡警示系統 交大發明

 |2008.10.16
600觀看次
字級

戴上它 一旦精神不濟 腦波顯示器的訊號傳到手機 鈴響即時提醒 已取得專利

【本報新竹訊】只要戴上一條運動頭帶,不管開車或是工作,想打瞌睡,手機鈴聲就會響起,提醒「你累了嗎?該休息了」。

這是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開發的「頭帶式瞌睡警示器」,戴上它,一旦精神不濟,腦波顯示器的訊號,會傳到手機裡,即時提醒。

「已經有汽車集團與運輸業者希望產學合作與技轉,」腦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柯立偉說,這也是該中心在可攜式生理訊號感測研究的一項突破。

交大腦科學中心主持人林進燈教授說,該中心研究腦神經工程五年,目標是開發認知IT技術,發展生理訊號感測器及認知工程演算法,探討人類在各種視覺、聽覺及動感刺激下的神經訊號反應與大腦認知的相關性,並研發生活化的腦機介面技術,發展輕、薄、短、小的攜帶型裝置。

交大腦科學中心在瞌睡偵測與警示系統研究,已建立多項專利,包括價格非常便宜的「乾式電極」,約二乘二釐米大小,一片成本僅新台幣十元,已取得中華民國專利。

柯立偉說,研究團隊包括電控所張哲睿、生醫所王有德、資工所的鍾家欣與碩一學弟們;他們在頭帶內側扣上四只乾式電極感測器,偵測到腦波後,將訊號即時傳輸到頭帶邊的微小型「腦電波訊號放大器」,透過裡頭藍芽無線傳輸模組,將數位訊號傳到手機上,即時發出警示。

昨天,研究團隊實際偵測,受測者不管是眨眼、咬牙或搔臉、瞌睡,腦波都會秀出不同電位,柯立偉說,手機目前可以秀出兩種圖像,一是「腦波電位」,一是經過控制器處理的「頻率變化」,這些訊息,若連接到後端的醫療系統,都可以是診療的參考。

林進燈說,一般作瞌睡研究,都以測後腦勺的「阿發波」為主,該中心發現,測前額阿發和theta波更精確,這點突破也受國際重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