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食沙漠機器人 吞沙複製分身

 |2008.10.15
520觀看次
字級

奧克松斯」陽光驅動 自我增殖免操控 吃光沙漠即建太陽能電廠 發電量相當全球2倍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也許數年後,我們就會向沙漠空投小型太陽能機器人,然後給它們十年的時間來「吞噬」不毛之地。這種名叫「奧克松斯(Auxons)」的機器人無需人類操控,就能在短時間內佔領整片沙漠,並建立史上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

無盡的沙漠要如何「吞噬」?按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克勞斯‧拉克納爾(Klaus Lackner)和克里斯托弗‧文特(Christopher Wendt)的想法,秘訣即在於「自我增殖」。奧克松斯不是開山闢海的巨無霸,而是把黃沙當原料來複製自己的小螞蟻,它將自我生產出無盡的「分身」,並且把這些分身散布到沙漠上。

塔克拉瑪干沙漠 13年就吃光

奧克松斯大小和手提電腦差不多,背上有塊太陽能板提供能量,每隔五個月它就能完成一次自我複製,在每一片臥室大的沙丘上放上一個分身。以奧克松斯自我增殖的速度估算,若把一百個奧克松斯放到沙漠中央,十年後它們的數量將會超過十六億!十三年後它的覆蓋面積會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遠遠大於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

別擔心它會佔領地球,奧克松斯內部的定時器會讓它停止增殖,然後用線路彼此連接,變成超巨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假如吞噬沙漠後每台奧克松斯仍完好無恙,它們形成的發電廠每年能提供四十五萬億千瓦的電量,相當於去年全球耗電總量的兩倍!假如不靠奧克松斯,這台超大太陽能發電廠的成本是美國去年財政收入的五十倍。

高溫熔爐煉沙 5個月產1台

為了讓奧克松斯能在沙漠中「餐風露宿」,它需要從沙子裡提取出十種礦物,再一步步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人,拉克納爾為奧克松斯設計一個二千℃以上的高溫熔爐;沙子被送進熔爐首先電解得出矽或者碳,然後藉此作為還原劑來取得所需的鐵、鋁、銅等元素。冶煉出的金屬和材料隨即被鑄造成零件,當漫長的五個月過去,下一代的奧克松斯也就新鮮出爐。

這種提煉元素的方法效率很低,因為這些金屬元素在沙子含量不高,若提煉一公克的鐵,將產生二十克以上的廢渣,一般工業不考量這種做法。但奧克松斯以無限的太陽能作後盾,完全沒有浪費能量的問題。

免AI晶片 愈簡單愈好

拉克納爾認為,奧克松斯成本甚低,甚至不需要智能晶片,它沒必要成為聰明的機器人,就算掉下山崖也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因此結構愈簡單愈好。只要能實現自我複製,一切就大功告成,生產過程完全用不著人類操半點心。

奧克松斯的前景極其誘人,但要把採礦、冶金、機械製造到組裝等程序,全部濃縮在一個抽屜大小的機器裡,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現今的「自我複製機器人技術」而言還有困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