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變革 數位媒體是未來趨勢

妙熙 |2016.12.07
2171觀看次
字級

【記者妙熙廣州報導】兩百多位世界中文報協會員齊聚廣州,體認面對媒體產生的巨大變革,近至讀者和媒體工作者的改變,大至中國因經濟崛起併購海外傳媒等,都影響了未來媒體的整體發展。

昨在廣州東方賓館舉辦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中,邀請到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系主任胡幼偉分析讀者現象時談到,現在的讀者在二十四小時內隨時隨地都能接觸新聞,養成需要更新更快訊息的習慣。甚至為了逃避生活壓力,喜歡各類軟性休閒新聞,如寵物新聞點閱率往往超出政治新聞。讀者樂於社群媒體中分享或回應新聞內容,使得新聞不斷擴大,甚至顛覆新聞本身。

網媒當道

閱讀習慣改變

因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也改變記者工作方式,如反應要更快、供稿要更多、更短小精悍、要生動有趣,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為求快速發稿而疏於查證,因轉載網路上讀者的意見,代替實際採訪消息來源,如用網友表示……來代表這則新聞評價,都讓新聞價值下降。加上輕薄短小的新聞當道,深度報導式微,造成無聊當有趣,花絮成主流的趨勢。

胡幼偉指出,愈是網媒亂象當道,愈要加強網路工作者社會責任,首先要「釐清事實」,如公民記者散播當地片段新聞,往往在互聯網中快速傳播,然而卻不一定是正確的。在人人都是記者的時代中,專業記者才要發揮更專業且全面報導。第二要「指出問題」,社會重大問題的話語權不能交給網民手上,這對社會發展會造成更大問題。

第三「提出建議」,當媒體的思想觀念和一般市井小民一樣時,大眾為什麼還要看這分報紙呢?所以媒體找到專業人士對社會提出有高度、具體又專業的建議。最後是「指引未來」,如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然而有沒有人敢指引出未來的發展?這樣的工作也不是一般網民能夠發表的,必須透過專業團隊來執行。

不具深度新聞

將被淘汰

會後,《新民晚報》新媒體部主任吳強提問,記者如何在符合四個記者責任下,又能兼顧新聞點閱率?胡幼偉回覆提到,如果一個媒體總是以低俗的新聞來吸引讀者,也許會有一時的點閱率,然而長時間來看讀者在好奇之後也有看膩的時候,另外當讀者希望看到深度與展望時,這些通俗新聞卻無法提供建設性內容也會被淘汰。

對於媒體綜觀來看,中國海外傳媒投資也有巨大發展,中建投華文傳媒體投資公司副董事長張向東提到,二○一五年中國大陸在外海的投資已突破萬億美元,成為國際投資市場生力軍,今年上半年已超過去年的總和。過去投資以能源重工業為主,這幾年以軟性為主,如高端科技、文化、體育、傳媒、電影等,目前海外的二十大併購案中,民營企業投資已超越了國營企業。

大陸出版投資

比報業多

張向東特別強調,媒體在中國發展上來說,政治因素是關鍵。在十二五發展規畫中以明列要求統籌國際國內兩大局,推動新聞出版業走出去,加強國際傳媒傳播。

從統計數字上看,中國海外投資產業總規模超過一萬一千三百億,細項來看二○一三到二○一四年中國海外傳媒投資有四十件逾二十七億;二○一五年海外投資超過五十二件逾七十六億,今年至今已有六十一起達到一百九十七億。

廣泛來看,傳媒收購多屬遊戲、科技、服務、泛娛樂業等,去年唯一一起紙媒媒體案,是阿里巴巴收購香港《南方早報》,反觀出版業領域的投資跨足了美國、澳洲、埃及、黎巴嫩、約旦,可以說中國的出版投資比報業更多。

目前中國報業也呈現斷崖式的下降,因此內地在今年成立了中國報業聯盟。從投資來看,張向東建議應該趕緊發展數位媒體,這是未來趨勢。兩天的世界中文報協昨天閉幕,明年第五十屆將在柬埔寨金邊舉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