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哲學的經典,總括地說皆是探究生命的哲學,也就是提出與生命相關的看法,例如修行的方法、道路、境界的型態等等。然而,應該如何看待生命的成長,不同系統的學說,就產生出不同的主張。
中國的儒家,將一輩子的生命波段,以年齡做為主要區分。孔子即自謂學習的歷程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年歲的增加,搭配修學的道路,從立志開始,乃至於將生命的品質提升到與年齡相應的境界,在過程中不斷地進步,直到一切行為恪守於儒家的規範當中。
另外,觀察孔子對於君子的告誡,也可見以年紀的差異,而提出應注意的事項。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如此的提醒,大致採取一般所謂的少年、壯年、老年的區分,也是藉由年齡層的畫分,而對治可能產生的狀況。
有別於此,源於印度的佛教就提出不同的說法。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摩訶迦旃延曾說:「珥珥有五欲功德。謂眼識色愛、樂、念,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愛、樂、念。於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梵志!若如是者,雖復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雖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於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若如是者,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成就老人法,為宿士數」(《雜阿含經‧第547經》)。
據此即可看出,佛教對於生命成長或境界的看法,切入到修為、能力的狀態,即使年近耄耋,卻貪戀在世俗的享樂,可稱之為不具備年長者應具備的內涵;反觀若是年紀輕輕,就已經懂得減少、降低感官上的享樂,就具備被尊敬的地位或名銜,因此有「四小不可輕」的名句。
從以上的比較,明確地看出儒家與佛家如何看待生命的成長,值得注意的是,兩者不論採取怎麼樣的方式,大致可藉由不同路徑的觀照,檢視生命究竟已成長到什麼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