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Jean-Marie Gustave Le Clezio,右圖/法新社)。委員會指出,「克萊齊奧的作品充滿詩意且燦爛,如同探險一般,將人類的文化提升到新境界。」
勒.克萊齊奧一九四○年出生於法國尼斯,今年六十八歲,喜歡旅行,是法國當代文壇著名人物,一九六三年出版第一部小說《訴訟筆錄,Le Proces-Verbal》,當時才二十三歲,就獲得「勒諾多文學獎」。
此後他相繼出版了三十餘部作品,包括小說、隨筆、翻譯等。一九八○年,勒.克萊齊奧獲得保爾.莫朗文學獎。一九九四年,他在法國《讀書》雜誌作的讀者調查中,被評為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家之一,最近的作品是《烏拉尼亞,Ritournelle de la faim》。
瑞典《每日新聞報》的編輯說,勒.克萊齊奧作品充滿人性及多元文化,有拉美也有非洲和歐洲文化,深深吸引評審團。有文學評論家形容他的許多作品「充滿人性關懷,跨越拉美非洲歐洲眾多文化」。勒.克萊齊奧的名作有《金魚》、《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戰爭》等。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英國伊朗女作家多麗絲‧萊辛,在頒獎致詞中,稱萊辛是「女性經歷的史詩作者,用懷疑主義、才華激情和近乎預言的力量,來審視被割裂的文明」。頒獎詞還提到萊辛的小說《金色筆記本》,「在二十世紀描述男女關係的作品中,無疑是最具開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