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球 從手掌到球拍 網球不再貴族

記者李宇政專題報導 |2008.09.28
911觀看次
字級



我國近年在國際網壇上逐漸嶄露頭角,盧彥勳目前於世界男子單打排名70名、亞洲第1名;男子青少年世界第1名的楊宗樺,明年也將轉戰職業網壇,朝自己夢想邁進;女子選手莊佳容、詹詠然、謝淑薇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台灣用網球證明了體育實力。

網球常予人「貴族運動」的印象,原因其來有自。文獻記載,網球起源於法國,11世紀法國僧侶在修道院中的庭院或迴廊進行以手擊球的遊戲;14世紀時,「Jeude Paume(用手掌擊球的遊戲)」在法國路易斯王朝時代,由修道院引進宮廷及各城堡中舉行,成為貴族的遊戲。網球即由當時的手掌擊球,演變到現在的球拍擊球。

當然網球早已普及化,對喜愛網球的民眾而言,打網球同時也是聯誼、交流情感的方式。

中華民國網球協會指出,早期國內網球比賽相當少,每年只有1次全國性比賽,直到網協成立後才逐漸普遍。而民國69年民生報主辦民生杯網球團體賽,是國內首次提供獎金的團體賽事,更促成網球的普及化。

滿頭白髮、不知在台北縣福和橋下河濱公園打了多少年網球的王伯伯說,這裡有一面大牆壁專門給個人練球,不怕找不到伴時沒球打,而且也不會有人笑你球技差。王伯伯笑著說:「不過我不是來練球技的啦,我只是來運動流汗!」

「右手正拍、左手也可以正拍!」看著王伯伯左右開弓,令人吃驚。王伯伯說,這可是練了多年才會的唷,「常自己一個人打球,突發奇想練一些招式,沒想到左右都可以,聽說這樣對左右腦、身體協調有平衡作用,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身體硬朗的很呢!」

球友王力升開玩笑地說,打網球真的讓自己感覺像貴族,不過網球場地不多,免費的場地通常不好,沙子多,多半得去租場地。如果長期在同一個場地打球,自然可以認識形形色色的人,而擁有同樣的興趣,大家打起來自然很開心。

在高雄經營網球俱樂部,網球球齡已達40年的吳宗修,則是把網球運動形容成藝術,他說,網球強中含柔、柔中藏巧、巧中帶勁。無論是擊球節奏、球速旋轉、線路掌控,都有許多不同戰略運用;愈是懂得它,就會愈愛它;也愈能從中發現樂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