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下月成行 新聞局:對岸若拒絕將進止進口 學者:恐不得其門
【本報台北訊】大陸毒奶粉風暴愈演愈烈,行政院長劉兆玄昨天表示,衛生署將組專家團隊,前往中國大陸實地調查、了解大陸的控管機制,回台後進行通盤研究,以利後續處理並防範類似事情發生。對此,衛生署表示,會立刻研擬組團,時間點應是在十月初兩岸會談之後;陸委會則表示,對方已經收到消息,兩岸還需要協商。
劉兆玄表示,行政院已責成衛生署組成專家團隊,成員包括食品衛生專家及醫師,將透過海基會的協助,去中國大陸徹底了解事情的原貌並蒐集相關資訊,讓行政院能更有效掌握全局及做後續處理;待海基會及海協會敲定時間後,立即派團前往。
劉兆玄強調,我國已經對中國大陸提出譴責,也要求對方道歉,行政院會協助向對岸索賠,若業界產生損失,此外,衛生署將參考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機制,結合食品衛生及藥物檢驗功能,建立保障人民權益及安全的制度。
衛生署副署長宋晏仁表示,赴陸調查業務上可行性沒有問題,但是必須透過陸委會與海基會和海協會協調,才可能成行。如果順利赴陸,將比照以往到大陸GMP藥廠查廠的方式,到食品廠查廠。宋晏仁說,會針對進口大宗食品工廠與原料廠進行食品管理了解及食品製成有何漏洞,將來在抽檢評估時才有更明確依據。
宋晏仁說,十月初兩岸會談要開始,這個題目會放在裡面,在兩岸會談後,才可能成行。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指出,類似這種食品安全衛生議題,這種做法在國際間很常見,會將把食品安全及檢驗議題列入下次兩岸江陳會談時的優先議題。
新聞局長史亞平更表示,希望對岸公開所有資訊,若對岸不接受,台灣當然要以民眾食品安全衛生為最高考量,「很可能就沒辦法進口他們的食物」。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這樣只是白花錢而已,不如把錢花在有疑慮乳製品的全面檢驗。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教授葉安義則認為,我方非大陸工廠的主管機關,就算實地考察恐怕仍不得其門而入,就算能踏進工廠,能看到的可能已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