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千多只清瓷碗砌墓 重慶獨有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 |2008.09.16
66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琛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四川省重慶市區近日出土一座獨特的清代古墓,該墓用兩千多個青花瓷碗砌成。專家稱,這種碗墓異常牢固,幾乎不可能完整地掰下一個碗。

八月下旬,鵝嶺正街市政管網改造進行到印製二廠路段時,工人突然挖到一些瓷碗碎片,又看到一個個碗重疊在一起,似乎有人工壘砌痕跡。市文物考古所聞訊趕到現場,發現竟是一座罕見的碗墓。

該墓正好被壓在鵝嶺正街公路下,墓室與公路垂直,墓頂離路面六十公分。由於墓室大部分都藏身公路下,考古人員只能鑽進墓室查看內部情況。

墓內由一大摞青花瓷碗重疊,壘成一個拱形;隨後一排瓷碗又壘成一個拱形,多個碗拱層層重疊,形成拱形頂的墓室。整座墓室長二點四公尺,寬一點三五公尺,高一點三公尺,全部由瓷碗砌成,只有墓門是用石塊封壘。

修墓人用糯米漿和三合灰作「水泥」,將瓷碗粘合在一起,十分牢固,每個瓷碗口徑約十六公分,是清代常見的青花沿白瓷碗,繪有花草、幾何紋等圖案。

考古所人員切割了部分碗牆作為研究,並用化學藥品將粘碗的糯米漿等溶化。據推算,整個墓室共使用兩千多只瓷碗。碗牆的設計也非常巧妙,相鄰碗拱的碗口一個朝下一個朝上,正好咬合在一起。

遺憾的是,考古人員在墓門處發現一處盜洞,墓中隨葬品早已不見蹤影,只發現腐朽的木棺和幾根屍骨。

市考古所勘探辦副主任李大地分析,這些碗從材質工藝判斷,是普通民窯生產,墓主用碗砌墓,並非為彰顯身分,而是一種獨特的喪葬習俗。

在清代至民初,川東及重慶地區流行用瓷碗與石灰粘合作墓槨的碗墓殯葬習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