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雷達捕捉 辛樂克眼牆出現熱塔

 |2008.09.15
2090觀看次
字級

【本報桃園訊】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出動全國首輛移動式氣象雷達車,前晚觀測到辛樂克颱風眼牆內側出現十三公里高度的熱塔(塔狀積雲),大氣系主任林沛練說,是台灣第一次偵測到颱風眼牆的熱塔現象,「熱塔的熱力作用,使颱風威力越來越強」。

林沛練與教授廖宇慶、陳台琦連續兩天在中大門口進行新樂克颱風偵測,林沛練說,氣象雷達車可觀測半徑六十公里遠的對流資料,看颱風眼垂直結構的對流發展。

「原本想看穿過颱風眼牆會有什麼事發生」,前晚十一時許以雷達八十度角切入,在宜蘭蘭陽平原旁海面上的眼牆內側發現熱塔現象。

林沛練說,熱塔是發展很旺盛的水氣,因水氣凝結時放出熱量,所以溫度較周圍高,又叫塔狀積雲;辛樂克颱風眼牆外圍底層有水氣往底部集中,再往上升,在特殊區域「會以很強速度往上衝,形成熱塔」,「很強的上升運動,熱塔的冰晶一直往上丟」。

林沛練說,熱塔的熱力作用,維持颱風眼牆動力結構特徵,即有助於颱風強度的維持,「生命短,很難偵測到,找出最高的,有十三公里厚」。陳台琦說,台灣過去沒發現過颱風眼牆的熱塔,因為氣象局通常是水平掃描,中大氣象雷達車是定住對某一點做垂直剖面掃描,「氣象局就像蛋糕是平著切,中大是一般蛋糕切法用垂直切」。

林沛練說,辛樂克颱風原本困在東亞沿海高壓和日本東邊高壓之間的鞍型場間,「沒有特別的外環氣流帶著它跑,加上複雜地形影響,所以才慢慢地動」,又因為停留太久,「海面變冷,水氣供應量不夠,加上地形阻擋,所以現在變小了」。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師生希望熱塔的發現,對氣象局的氣候偵測能提供一些助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