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四個初出茅廬、還不滿29歲的大學生,在台灣創立「愛情公寓」交友網站,不但成功擊退勁敵雅虎奇摩的交友網站,會員人數涵蓋大中華地區多達1100萬人,年營業額超過三億台幣,更吸引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國際創投公司青睞,投資他們一千萬美元,如今他們四個人的平均身價,均已超過新台幣1.6億元。
愛情公寓創辦人─左起林東慶、舒雨凡、張家銘、林志銘。
若有機會與「愛情公寓」台灣區負責人林志銘擦身而過,相信大多數人會猜他還是個「大學生」;若有機會到他們公司參觀,更會訝異於室內簡單的裝潢,和十餘位平均年齡約為二十五歲的工作人員,竟能創造出如此驚人的網路傳奇。
創業 就是挑難走的路
從2002年起,就讀淡江資管系的林志銘,和三位師大附中時的同班同學張家銘、舒雨凡、林東慶,開始著手創業,過程中,不斷接受重量級的挑戰和挫敗,直到2004年春天,才終於開始轉虧為盈。
創業頭一年,由於工程師都用工讀生,技術不足加上系統不穩定,林志銘、張家銘與工程人員,常連續幾天待在溫度很低的機房,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往往凌晨五點才剛到家,機房又傳來當機的惡耗。
林志銘坦言,其實自己從大學時就經常接CASE幫人寫程式,收入不算太差,畢業後很快找到工作,還經常有機會額外接些案子,生活原本可以過得很舒適。但因為大三時,受就讀政大經濟系的附中死黨張家銘之邀,參加政大舉辦的創業模擬競賽,竟改變兩人日後的命運,決定走上辛苦的創業路。
想創業 曾被澆冷水
那次比賽,到最後決賽時,林志銘和張家銘只得了第二名,不過卻間接引發兩人的創業興趣,決定趁在學期間進行規畫,畢業後立即展開創業。從那時起,幾個大學生,每周五晚上,一定相約在誠品敦南店喝咖啡聊創意。各種天馬行空的點子,源源不斷從兩人腦中湧出。
林志銘記得,兩人曾寫過一份營運計畫書,嘗試遊說朋友的父親投資。結果那位長輩,毫不客氣直言:「你們不能找金主投資,股權一旦被稀釋,小股東是很難堅持原先想法的。」這個中肯的建議,讓林志銘等人,堅持用信貸和打工的錢,集資100萬元創業,不再倚賴金主挹注。
因為資本少,四位股東每個月只象徵性的拿2000元薪水,日子過得十分拮据,大多數時間只能吃醬油拌麵度日。雖然下定如此大的決心,但在網站推出之後,卻晴天霹靂的面臨Yahoo也同時推出交友網站,而且立刻攻城掠地,把四個年輕人逼到牆角。
不怕硬碰硬 只怕沒創意
面對大軍壓境,四人開會評估:「要不要繼續走下去?」會議中,林志銘展現從小潛藏在血液裡的硬頸脾氣,認為應該堅持下去。其他三位股東也決定和對手硬碰硬,在原有市場另外挖一片藍海。
光靠破釜沉舟的決心是不夠的,眾人討論結果,決定更名為「愛情公寓」,網頁重新設計成女生喜歡的粉色系,先吸引女性來此「定居」。林志銘分析說:「以往交友網站男女比約3:2,我們就做一個女多男少的交友網站,而且不光只有留言、給愛心等簡單的功能,我們提供一個可以養寵物、種花、互相拜訪、送禮的社區空間,就像辦家家酒,女生一下子就愛上了。」
2003年重新出發後,網友人數一下子從8千人暴漲到12萬人,2004年初,因為「錢花光了」,決定開始收費,期間雖有網友短暫離開,後來終因朋友都住在「愛情公寓」中,隔一陣子又都遷回來了。
前進中國 出發前曾表決
2004年底,愛情公寓盈餘才二、三百萬元,張家銘就想到大陸設站,於是四人有了爭執,有股東反對:「這些錢拿到大陸投資,台灣就沒現金了,風險太高。」張家銘卻覺得:「大陸市場那麼大,過去才有發展潛力。」
最後,股東進行投票,贊成往大陸發展的居多,於是中國也蓋了「愛情公寓」,而且網民不斷倍數成長,如今已有近千萬的會員,估計年底會員數可達二千五百萬人,而且截至目前為止,在愛情公寓相識而成為「網路室友」的,更高達十八萬對。
此外,由於成功營造出「家」的感覺,有不少網友最後果真走入禮堂,使網站成了隱形的「大媒人」,而乳癌患者盈盈在網站中所寫的《網路情書》,更被公視拍成單元劇……不但成功把「愛情公寓」拱為超人氣網站,也讓網站當之無愧被經濟部評選為「e-21金網獎」唯一得獎的交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