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中國爆發毒奶粉事件,部分已進口台灣。衛生署與桃園縣衛生局稽查人員昨天前往龜山鄉一家進口商,追查疑似受到三聚氰胺汙染的三鹿奶粉流向。衛生局人員表示,進口商進口1000包25斤裝的奶粉,共25公噸,已有逾600包流入市面,除查扣剩餘奶粉外,衛生單位將積極追查可能使用的店家。
中國河北省三鹿集團所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疑似遭添加三聚氰胺,造成59名嬰幼兒罹患腎結石,1人死亡。據海基會轉達中國官方發布的重大食品安全訊息,台灣沒有名為「三鹿」品牌的嬰幼兒奶粉,但進口商模里西斯商新西蘭乳品公司台灣分公司銷售名為「維多利亞全脂奶粉」等多種乳製品。
三鹿奶粉6月間被國內進口商引進台灣,衛生署昨天會同桃園衛生局人員前往龜山鄉稽查,發現新西蘭乳品公司進口1000包奶粉僅剩393包,其餘已流入市面。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蕭東銘強調,這些回收的毒奶粉,因已有危害民眾健康的事實,將全數銷毀;至於已銷售的毒奶粉,由於都是當成麵包、土司、蛋糕及糕餅的原料,中秋節將屆,月餅需求量大增,應有不少毒奶粉已用掉,但如果加上倉庫、中盤經銷商的庫存部分,大約可追回6成左右。
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表示,他已要求新西蘭乳品公司提供經銷商名單,並要求業者督促這些經銷商配合,把販賣到糕餅店、麵包店而未用掉的毒奶粉全都回收。
另外,屏東縣裕軒食品材料行也進口1875公斤三鹿毒奶粉,屏東衛生局調查,全賣給1名陳姓農民當有機肥。業者表示,是陳姓農民要他找便宜奶粉,他才進口這批貨。
三聚氰胺被稱為「假蛋白」,可作為添加劑,將原奶在摻入清水後仍然符合收購標準,所以被不法分子用來增加牛奶量以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