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研究報告指出,恐龍之所以能稱霸地球1億6千餘萬年,與其說是牠們的生理優越性使然,不如說是比較幸運。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及這項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布魯薩特說:「長久以來,大家都認為恐龍出現的前3千萬年,牠們必然有某些特異之處讓自己更容易存活下來。」
約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鑲嵌踝類初龍和恐龍競逐的可能是相同的天然資源。但因恐龍生存了那麼長一段時間,外界認為是牠們進化的速度及適應環境的能力,都比競爭者強。
不過,這篇將刊登在「科學」期刊上的新報告指出,其實當時鑲嵌踝類初龍較占優勢。
研究人員研究了64種物種、近5百種骨骼特徵後發現,由大小、體型、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多樣性來看,鑲嵌踝類初龍擁有演化優勢。
可能是受到慧星撞擊影響,全球氣溫於2億年前左右急遽升高,導致鑲嵌踝類初龍突然絕種,恐龍卻因某種未知原因死裡逃生。隨著競爭者突然消失,恐龍成為此後稱霸地球的物種,直到再一次慧星撞地球,恐龍的霸權時代才告結束。
布魯薩特說,「根據我們的研究數據分析,很難說恐龍比較優越。」
他補充說:「當鑲嵌踝類初龍慘遭重創時,恐龍只是僥倖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