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高科技 以色列將死海經卷網路化

 |2008.08.29
7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以色列科學家昨天公布計畫,要將「死海經卷」成千上萬片脆弱易碎的斷簡殘編放上網路,並利用紅外線成像技術,讓這部聖經典籍中原先難以判讀的部分現形。

這部古經典內含迄今所發現最古老的舊約希伯來語紀錄,為了保護這部擁有兩千年歷史的典籍,迄今僅公開展示過若干羊皮紙寫成的部分。

以色列古物局表示,死海經卷成千上萬個殘片,分屬約九百份手稿,而這項計畫將把所有殘片編列成為文獻,並將它們放入網路資料庫,供大眾使用。(圖/美聯社)

古物局指出,科學家相信利用紅外線與彩色造影技術,能讓經卷中許多隨歲月流逝而變黑或是表面受損,迄今無法以肉眼看出內容的殘片重新被判讀出來。

經卷的歷史相當悠久,部分經卷最遠甚至可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其內容可以說明猶太教與基督教最早的淵源,外界認為這堪稱歷來非常偉大的宗教考古發現。

回顧經卷的發現歷史,一九四七年一名貝都因族牧羊人在死海沿岸的乾燥洞穴中,發現了第一批經卷殘片。

以色列古物局計畫利用光譜造影與其他高科技技術,來改善古物保存。

最近剛從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退休的造影專家柏曼表示,利用光譜攝影學,可以成功透過非侵入性手段,判定製成經卷的羊皮紙中的含水量。而為了讓珍貴古物可以永續流傳,柏曼等國際專家已經與以色列古物局合作從事古物保存工作。

柏曼指出,諸如此類的資料,增加了保存與保育議題的價值。舉例來說,如果發現羊皮紙過於乾燥,就必須調整保存羊皮紙的條件與環境。

以色列古物局表示,一九五○年代曾針對經卷殘片的整體進行攝影,但若干影像本身迄今已消失。科學家與學者本周將針對先導計畫作出結論,評估計畫的方式、代價與持續期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