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美慧從事功文文教基金會輔導工作已十年,如同其他輔導員,她從孩子身上認識功文式教育。當初,聽很多家長談到功文式教育,讓傅美慧對「功文」感到好奇。直到親身接觸後,她才相信,原來功文式教育可以帶給孩子學習的成就與成長。
這十年來,傅美慧陪伴許多孩子度過學習難關,也帶領家長懂得學習等待。傅美慧表示,有次輔導室辦座談,邀家長分享親子教育想法。一位媽媽在文章分享喜憨兒學會做麵包前,每個動作和過程都需練習超過上千次才學會;而我卻只陪孩子練習五、六次就失去耐性。這段內容感動許多家長,也提醒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應該要多點耐性與等待。
傅美慧把握每次與家長溝通的機會,她說:「輔導員在孩子身上用心,但也要家長完全配合,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習效果。」
傅美慧常透過各種方式,鼓勵孩子向前邁進,勇於面對挫折。這些年來,她發覺舉辦「成果發表會」,不僅可以訓練孩子上台的勇氣,更有肯定孩子的效果。
活動前,她會針對每個孩子的特性與能力,編排整場發表會的表演。同時也會與孩子討論表演內容與方式,並陪著練習。
今年成果發表,傅美慧安排腦性麻痺和自閉症孩子擔綱演出相聲,她希望藉由表演,鼓勵所有孩子繼續學習路程。
傅美慧說:「眼前的教育工作,是我最重要的使命。我沒有思考過未來的成就或發展,但每個孩子和家長,對我而言,都是最寶貴的財富。」散布在桌上的小紙條,是家長與孩子的心得,那是傅美慧最大的驕傲。
(蔡曉萍/功文文教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