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的魔法師「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有位印度分身叫「嘿利波特」(Hari Puttar),這位印度影壇新角色,引發本尊與分身之爭,華納電影公司一個不爽,決定叫法官來評評理。
有「寶萊塢」之稱的印度影壇,最近出現一部新電影:「嘿利波特」,故事描述一位十歲男孩,因為笨賊入侵家中,而捲入機密晶片竊案。這齣劇情乍聽之下比較像「小鬼當家」的喜劇影片,可是主人翁名字的發音與「哈利波特」實在太像了,擁有「哈利波特」電影版權的華納公司因此一狀告上孟買法庭。
目前兩造都不願透露訴訟細節,但製片公司喊冤說,「嘿利」(Hari)在印度是「菜市仔名」,而「波特」(Puttar)則是旁遮普省方言中「兒子」的意思,還強調該公司在三年前就註冊使用「嘿利波特」,不懂華納為何大老遠上門找麻煩。
其實自從「哈利波特」風潮吹到印度後,當地早就出現一系列「嘿利波特」(Hari Puttar)諧仿漫畫,小說原作J.K.羅琳從不曾提過告訴。另外還有一名叫達瓦戴夫(上圖/取自網路)的青少年,因為和電影主角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長得實在太像了,獲得許多廣告代言合約,走紅印度演藝圈,賺了一大筆錢後現在在美國唸商學碩士,也沒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