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處處是陷阱 打工要小心

記者曹銘宗  |2008.08.16
666觀看次
字級

很多學生顯然誤解了打工的目的和意義。有的學生花很多時間去打工,並不是為了貼補學費和生活費,而是希望可以賺取更多的零用錢,以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或虛榮心,卻荒廢了學業…


台灣,由於M型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加上經濟不景氣,愈來愈多家庭難以負擔子女的學費和生活費,很多學生不但辦助學貸款,還要打工貼補家用。

媒體報導,有位女準大學生開學第一次打工,希望「學習賺錢」。本是家中嬌嬌女的她,找到一家火鍋店應徵當工讀生,時薪低於基本工資才七十元,父母怕她吃苦,但又不想掃她的興,就讓她去試試。

一個月後,她已能適應侍應生的各種工作,包括為客人點餐、整理餐桌等。

事實上,很多家境不錯的父母都鼓勵子女在不影響學業下去打打工,一方面可以體驗工作神聖,一方面也了解賺錢很不容易,不敢再亂花錢,這對成長有益,如果還能學到一些專業知識或技能就更受用無窮。

然而,很多學生顯然誤解了打工的目的和意義。有的學生花很多時間去打工,並不是為了貼補學費和生活費,而是希望可以賺取更多的零用錢,以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或虛榮心。

更嚴重的,有的學生因為打太多工,沒有時間好好讀書,以致成績退步,或很多門課被當,甚至修課學分數有一半不及格遭退學。針對這些學生,不免讓人想問他們:打工本是為了賺錢,但如果因為打工影響了學業,結果必須重修或延後畢業甚至畢不了業,這樣要花更多錢,豈不是得不償失?

一個學生在明白自己想要打工的目的和意義後,還要注意打工時可能遇到的各種陷阱,千萬不要成為騙財騙色的受害者。

據媒體報導,有一位大學生在網路人力公司找暑期工讀,透過網路MSN與對方聯絡,對方要求先提供一家銀行的網路帳戶及密碼,才能登入公司的網頁。他就去某銀行開戶並申請網路帳戶,心想帳戶內沒有存款,應該不會受騙。過了幾天,公司說有客戶把2萬6千元匯錯到他的帳戶,要他馬上把錢領出來,匯到公司指定的帳戶。

他在這家銀行的帳戶沒有辦提款卡,就先去自己郵局帳戶提領2萬6千元,匯到公司指定的帳戶。等他再拿著印章、存款簿到這家銀行領錢,發現帳戶內並沒有錢匯入時,才知道受騙了。

有一位高職生到加油站打工,突然有人上門說要找老闆拿工作服的錢,因為老闆不在,這個人就裝模作樣打電話給老闆,接著跟高職生說老闆要他先從加油站拿6萬元代付。結果高職生沒再問老闆就付錢,事後才知受騙。老闆體諒他涉世未深又家境貧苦,只讓他賠償一個月工資1萬8千元。

此外,很多女生看到「暑假打工,輕鬆又好賺」的廣告,有的在面談時遭到性侵,有的被騙或可能自己觀念偏差,結果被引誘到酒店陪酒,甚至下海做應召女郎。

學生打工應該小心各種陷阱,首先要提防的是廣告和面談,尤其女生要注意面談地點,不要喝對方提供的飲料。其他還有不輕易繳保證金、不交出重要證件、不墊支費用、不簽不合理工作契約等。根據統計,學生打工最擔心的3種情況是做白工領不到錢、被騙錢、被當人頭戶,這也都是要特別小心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