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芙蓉文教中心上梁 大馬弘法新頁

人間社記者李佳佳芙蓉報導 |2025.11.20
45觀看次
字級
寫滿眾人祝福心願的大梁,象徵著大眾的祝福化為堅實的力量,護持道場未來的發展。 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馬來西亞新道場芙蓉文教中心11月16日舉行上梁典禮,慧開法師(前排中)、覺誠法師(前排右9)、拿督斯里李典和(前排右11)與現場近200位貴賓合影。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佳佳芙蓉報導】馬來西亞新道場佛光山芙蓉文教中心11月16日舉行上梁典禮,由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主法,佛光山代表、地方賢達及護法信眾齊聚見證。預計2年後正式啟用,屆時將肩負起森美蘭州推廣宗教、教育、文化的人文教育空間,與重要弘法使命。

上梁典禮梵音悠揚,儀式莊嚴隆重。慧開法師首先在大梁上寫下「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隨後,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及貴賓依序寫下祝福語。

佛日增輝 社會和諧共融

慧開法師上梁說法:「芙蓉吉地育棟梁,文風德化沐佛光。金梁高架安寶剎,法雨普潤萬民康。」並帶領功德主栓緊金螺絲,說法:「金螺一鎖,國基鞏固,佛日增輝,法輪常轉。」祝願工程順利圓滿。慧開法師表示,辦教育須具備良好的教學環境、優秀教師與完善的課程規畫,同時結合現代科技,提升教學效果與互動性。

慧開法師勉勵文教中心建成後,公眾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而中心也要吸引年輕人加入,共同推動教育與文化發展。

沉香州議員吳金財指出,文教中心建設工程從去年4月9日奠基開工,至今順利邁入上梁階段,不僅象徵工程進展順利,也展現團結、信念與希望的累積,這座文教中心未來不但是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也將成為森州,甚至全國重要的佛教文化與教育地標,促進宗教與社會的和諧共融。

法輪常轉 培育未來棟梁

位於芙蓉達城的佛光山芙蓉文教中心,2017年由金群利集團創辦人兼集團副執行董事主席拿督斯里李典和宣布捐獻土地,以個人及其公司名義承擔全額土木建築費用。

工程至今已完成一半,預計明年年底竣工,其後進行內部裝潢與設備安裝,計畫在2027年6月正式啟用。新道場占地1.86英畝,建築面積達5萬9930平方尺。

李典和表示,上梁儀式在傳統建築具有深刻象徵意義,當屋頂最高的一根大梁安置完成,代表主體結構已穩固,也象徵後續工程順利圓滿。「上梁不僅是工程關鍵階段,更是道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象徵常住久安、法脈綿延,寓意在大眾護持下,新道場將得龍天護佑、法輪常轉。」期待文教中心早日落成,成為大眾學習佛法、親近善知識的清淨道場,同時推動多元文化教育與弘法活動,落實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

典禮貴賓雲集,森州馬佛總副主席照應法師、佛光山新馬寺住持如彬法師、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長拿汀斯里楊翠蓮、副協會長謝木輝、芙蓉分會長許炳全,以及地方護持者拿督林貴福、李典安、徐六妹、金群利集團顧問何官訓、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陳世權、中馬區聯合執行長戴郁禾、總經理張錦祥等數百人與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