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中國大陸計畫藉由設計一套「驗證後最終用途」(VEU)制度,來放寬稀土等受限制的物料輸入美國。該制度擬對與美國軍方沒聯繫的公司加速出口許可,但排除與美軍有聯繫者。
知情的人士說,上述VEU制度將能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遵守對美國總統川普所做承諾,即促進大陸稀土等物料出口,又能確保這些物料不會流入美軍供應商,避免中方主要擔憂成真。
一旦北京嚴格執行該VEU機制,同時擁有民間與國防客戶的汽車與航太公司,將更難從大陸進口特定物料。幾名消息人士指出,北京仍可能調整計畫,其許可制度也仍須實施後才能確定。大陸商務部並未回應《華爾街日報》置評請求。
VEU細節未明 恐影響企業信心
北京考慮採取的VEU,和其大部分出口管制制度一樣取經自美國法律和程序。根據2007年起實施的美國版VEU,特定大陸企業在獲得通用授權下,獲准從美國購買敏感商品,不需每次採購逐案申請。這使企業更容易自美國進口受管制的化學品和晶片製造設備等,但也須接受美國政府檢查其設施等做法,來證明符合出口要求。
大陸政府4月起一直利用強力稀土磁鐵的出口限制,換取美國在貿易戰讓步。川習10月30日在南韓同意貿易休兵後,大陸已公開承諾透過發放通用許可,來放寬管制物料流動。儘管川普說,這代表北京實質結束關鍵物料出口管制,但北京雖設法對驗證過的民間用途鬆綁出口,似乎仍將保留部分管制。
北京還未表明哪些企業將有資格取得通用許可,或言明這類許可確切能帶來何種好處。VEU保障將持續多長也不明朗。
美國版制度下,基於VEU獲准採購的陸企,有時會被撤銷許可,這一向令北京錯愕。因此,即使能受惠於大陸版VEU制度,許多企業仍可能繼續決定尋找受管制產品的替代來源。各國與美陸續完成關稅談判,我國何時能有結果,總統賴清德昨透露,「目前缺臨門一腳,時間也差不多了」。行政院長卓榮泰在立法院答詢時也指出,關稅最近應該會有一些進展。
台美關稅 賴總統:只缺臨門一腳
賴清德昨出席工總舉辦的工業節慶祝大會,對於產業界關注的關稅議題表示,政府目標是希望目前美國給台灣的暫時關稅稅率20%能再降低,且不疊加;針對232條款相關規定,也希望能取得最惠國待遇。
經濟部長龔明鑫也允諾,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出爐後兩周提出因應報告。工總理事長潘俊榮則說,政府是企業界的後盾,企業界也要成為政府的靠山,與政府綁在一起,共同為經濟打拚,讓台灣走出去。
另據彭博新聞報導,知情人士表示,瑞士與美國有望在未來兩周內達成貿易協議,讓瑞士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關稅降至15%。目前談判仍在進行,如果順利,瑞士將可以大鬆一口氣,因為自今年8月以來,就一直背負高達39%的高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