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穎容台北報導】教學現場反映校事會議助長濫訴文化,目前教育部正研擬修正,預計年底前公告。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表示,當今台灣的教育現場,教師與家長彷彿陷入一場無形的「囚徒困境」,互不信任,呼籲提高投訴門檻,避免小案大辦。
全教總表示,校事會議實務運作遠離初衷,二○二○年以來受理案件數激增,根據教育部數據,在二○二四至二○二五年受理並完成調查的七百六十九件案件數中,直接派員調查五百一十一件,組調查小組調查兩百五十八件,最終停解聘二十六件,意味「大多數案件屬懲處事件或是不成立,但調查過程卻耗費學校天文數字的行政資源與人力。」
全教總認為,要走出「囚徒困境」,首要重建信任,教育部應嚴格修法,提高投訴門檻,要求實名制、初步證據篩選,避免匿名濫訴。其次,應簡化程序,小案由行政溝通機制讓家長了解教學脈絡,減少誤解,或學校內部行政調查處理,無需為懲處案件在《解聘辦法》鉅細靡遺制定調查程序。大案才啟動校事會議調查,減輕行政負荷。
目前教育部已著手修正校事會議。立委伍麗華表示,教育部雖已提出校事會議的修正方向,但仍有三項可精進之處,一是調查結果不成立的老師,應回復名聲還給全薪;二是教育部調查人才庫,應有利益迴避、回流訓練及淘汰機制;最後則是針對重複投訴不應受理,但家長的救濟權也應一併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