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習川會腳步漸近,多家外媒預料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要求美國總統川普表態反對台獨。紐時28日報導指出,關鍵問題是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有多少談判空間?專家分析認為,對大陸而言,台灣是緊接著貿易休兵後的核心議題,一旦川普會中出現有利於北京立場言論,未來將成為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新基準,並持續約束往後繼任的美國政府。
紐時指出,台灣依賴美國的政治和軍事支持,因此美國總統的任何言論,如果被視為削弱美方對台灣的支持,都可能被北京用來為未來談判設定條件。如果川普表示美國「反對」台灣獨立,那對北京來說將是更大的勝利。
「一旦出現有利於大陸立場的言論,北京就會將其視為新的基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亞洲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在一份共同報告分析習川會將如何提及台灣時表示,如此一來「大陸會試圖把這樣的言論固定下來,讓未來繼任的美國政府都受其約束」。
美媒:美若讓步台議題 如搬石砸腳
川普今年二度就任以來,縮減部分與台灣的交流,包括先前傳出拒絕讓台灣賴清德總統過境紐約,還有降低美台國防官員會談級別等。
基於種種訊號,大陸認為美國對台政策會朝對中有利的方向演變。全球政治風險諮詢組織「歐亞集團」大陸總監蕭嫣然指出,「中方認為,隨著權力態勢的變化愈來愈傾向大陸,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可能會隨時間逐步削弱。」
《華爾街日報》27日以「習近平給川普的台灣考驗」為題發表社論指出,習近平對即將登場的習川會另有盤算,意在說動川普表態華府「反對台獨」。社論警告,美方若在此議題讓步,形同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文章強調,台灣在地緣戰略與價值皆符合美國戰略利益,呼籲川普拒絕習近平提出「出賣台灣」的要求。
中美經貿官員連日釋出貿易降溫訊號,但是分析人士警告,最新一輪休戰協議並未解決根本難題,涉及國家安全的根本爭議似乎完全沒處理,川普聲稱讓中美貿易重新平衡的目標同樣沒進展,大陸對美國投資仍受到嚴格限制。
中美或改小規模協議 續談判
「先摘低垂的果實,反而讓後續的路更難走,因為最艱難、最關鍵的衝突被留到最後。」北京清華大學研究員孫成昊說,「所謂的『大協議』必須正面處理在國家補貼、科技競爭與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深層分歧,這些正是雙方根本體制或運作彼此衝突的地方。」他補充,這意味著未來幾年中美更可能透過持續對話,在特定產業領域逐步達成一系列小規模協議。
與此同時,南韓《東亞日報》報導,30日在南韓舉行的習川會,地點很可能是釜山金海國際機場貴賓樓;考慮到兩國首腦的日程、移動路線和安保等,正協調在會客設施「翼峰樓」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