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第11屆第4會期開議滿1個月,交通委員會今天起排審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委員人事案,然而中選會委員、司法院大法官等人事案提名持續延宕,引來在野黨立委砲轟行政怠惰、完全不尊重立法院。
立院新會期9月19日開議至今滿月,朝野黨團先前優先處理審計長人事案,審計長陳瑞敏得以在任期屆滿前順利續任。然而,本會期仍將面臨中選會委員、NCC委員人事案,另外還有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公平會主委及部分委員懸缺,皆有待提名重新送立法院審議。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本周啟動審查作業,分別在周一排審NCC正副主委被提名人蔣榮先、程明修;周三排審NCC委員被提名人黃葳威、羅慧雯。
中選會人事案提名持續延宕,正副主委李進勇、陳朝建等6名委員任期將在11月3日屆滿,行政院長應在任滿前3個月提名新任委員。至於司法院目前僅有8名大法官,人數未達參與評議10人、做成違憲宣告9人的規定,目前仍然未見總統府展開相關提名程序。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表示,行政院並未依法在期限內提出相關人事,即便有NCC委員人選也沒有積極排審,「這就是行政怠惰」,大法官人事案兩度遭到立法院否決,賴清德總統應該在2個月內提出名單,整個賴政府就是不依法行政、不尊重立法院,「真的很糟糕」。
白:人才不用 偏要綠友友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行政院就是不提名相關人事,賴總統對大法官也是擺爛,中選會委員早在8月就要提名,「賴總統曾說大罷免後要休身養息,但結果看來還是惡鬥」,就連NCC委員也是未獲共識就直接提名。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說,賴政府無心向社會廣徵人才,「有心要貢獻的人,民進黨就是不用,偏偏要用綠友友」,才會造成今天的結果。
憲法法庭因大法官人數僅剩8人,未合乎法定評議門檻,實質停擺逾半年。
20綠委提案 再修憲訴法
賴惠員等20名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憲法訴訟法》,將人數門檻、迴避規範全數刪除,僅保留判決須3分之2以上大法官參與、過半數同意;草案認為新法判決門檻相比舊法更高,實不合理,因此刪除不合理條件,回歸原本運作機制。
國民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委翁曉玲指出,去年修法才沒多久,如今又要回覆先前狀態,非常不尊重修法。
翁曉玲指出,真正問題還是在於政治僵局,也就是賴清德總統在人事案上並未做好溝通協調,導致推不出朝野最大共識人選。若所有出現政治僵局都要去重新立法或修法,不就變成政治凌駕法律了?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去年修法原因在於憲法法庭淪民進黨政治打手,也與世界多數先進國家接軌;他提及,該修法草案刪除「總統補提名時限」,大法官有缺額本來就要補提名,麻煩賴總統盡速提名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