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風神颱風可能形成,造成隱患。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疏散避難收容計畫在縣府核定階段卡關,要求中央擬定計畫並執行,並建請取消垂直撤離。縣府昨說明,最大考量是無法逐戶確認是否確實避難。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尊重縣府,已做好防颱準備,颱風來臨前全面強制疏散撤離光復、萬榮及鳳林3鄉鎮保全戶7、8000人,可能時間點落在19、20日。
季連成說,垂直避難合理、安全、可行,10日到12日邀請縣府與3鄉鎮長、原民部落頭目參加撤離計畫協調會,縣府提供書面資料都是採取垂直撤離,但請縣長徐榛蔚核定時卻推翻,他不清楚原因但尊重。另依照災防法,中央就是主動協助與協調,並非主導。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說明,建請取消垂直撤離考量是受災戶平房比率相當高,且依照以往經驗,啟動強制撤離後,距災害還有段時間,選擇垂直撤離的家戶可能因為生活起居空間在1樓,不見得長時間都能待在2樓。
將分三階段撤離
總協調官籲縣府集中資源
雖然收容計畫尚未核定,季連成昨表示,因應風神颱風可能形成,當颱風將於24小時內侵襲時會啟動防颱作為,分三階段撤離,第一階段是警戒區內老人、身障、孕婦等弱勢族群強制撤離。第二是平房居民強制撤離。第三是所有保全戶居民,尊重縣府意見,採強制性疏散撤離。
季連成說,3鄉鎮保全戶7、8000人,部分仍在收容中,需撤離人數可能不會這麼多。台灣曾有3、4000人的強制撤離經驗,「假定這次做成功了,不就是台灣史上最好的一次疏散撤離模式嗎?」縣府應集中資源來做,不能只靠鄉鎮公所的能量。
光復鄉公所近日委託村鄰長訪查家戶建立保全戶清冊,因註明依據「9月21日中央畫定影響範圍」,遭誤會造假,季連成昨要求修改成最新的警戒區畫分日期。
花蓮縣政府表示,經向光復鄉公所查證,是依據中央協調所12日疏散計畫會議結論,並參照9月21日台大版警戒範圍,由各鄉鎮公所調查,包含民眾實居情形、撤離能力和方式等,確認撤離對象、分類及優先順序。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釀災,國民黨團不滿行政院於「丹娜絲重建特別條例」中追加250億元送至立法院審議,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案《樺加沙風災暨馬太鞍堰塞湖潰壩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經費上限200億元,全案逕付二讀,將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協商。
樺加沙重建條例
國民黨版逕付二讀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批評,國民黨團堅持要推「樺加沙風災重建特別條例」草案,顯然又是被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綁架,因單獨的樺加沙特別條例,只能應付這次花蓮縣情況,他直覺判斷,傅崐萁就是要從中央匡1筆200億元預算,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民進黨才是綁架全民、草菅人命。」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回嗆,災民最迫切就是重建,若相關經費綁到「丹娜絲重建條例」難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