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潰決釀災,地方需提出撤離計畫並核定完成,才有機會解除紅色警戒。花蓮縣政府表示,一旦災害再來,光復鄉公所稱要撤離8500多人有困難,撤離計畫還需要補足具體實行細節,目前無法核定。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縣府應動用全縣資源,才能因應大型災難撤離。
季連成表示,解除紅色警戒4個要件已達成3個,包含湖體穩定、堤防鞏固及疏濬工程,剩下地方撤離計畫。規畫疏散對象主要為3鄉鎮12村里保全戶,共1837戶、8524人,警戒範圍從嚴認定,比堰塞湖潰決前畫定的範圍更大。
縣府行研處長陳建村指出,撤離計畫由鄉鎮公所第一線執行,光復鄉公所本身也嚴重受災,許多公所員工家中也受災,一旦又有狀況,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規模疏散與撤離,公所人員很苦惱,也有困難。
災後重建邁入第四周,縣府緊急召集替代役備役役男加入,昨日首梯報到近百人,不少人坦言原就想回來幫忙,礙於外地工作、工時安排不易,剛好趁著召集返鄉。
此外,教育部長鄭英耀昨表示,光復國中初步提報新台幣近1億元災損、光復商工約2億元,會在15日最後確認盤點、審查後,經費快速到位,幫助學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