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下,明年最低工資漲不漲?本周五審議。儘管當前國際經濟情勢多變,增添今年審議難度,但勞動部長洪申翰強調「政府有優先照顧低薪勞工的責任」,還說同樣身處國際貿易衝擊中的其他國家,也陸續決議調升明年最低工資,甚至有些調幅還不小,是值得今年審議參考的訊息。
至於經濟部長龔明鑫日前喊話指稱「過去的(審議)公式,今年不適當」,引發外界議論。洪申翰認為,這不是公式、不公式的問題,如何達成各方雖不滿意、但可接受的共識,「過去的審議經驗很重要。」
洪申翰強調,國內受美國關稅影響的減班休息人數持續飆升,最低工資如何對低薪勞工有多一點幫忙,同時兼顧受衝擊的產業,一定會是今年審議的重點。
洪申翰將首次主持最低工資審議。他表示,最低工資要不要調、如何調,會尊重勞資政學四方委員合議。但他認為,討論最低工資不該只是勞資間的拉扯、討價還價,須看到調整最低工資的意義與效果。
調整最低工資
保障生活與經濟安全
洪申翰說,尤其低層勞工的薪資議價能力有限,受到物價波動的影響卻相對劇烈,有賴政府協助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保障生活與經濟安全,這也是近9年連續調升最低工資的原因,就勞動部立場,需要優先站在弱勢勞工這邊來思考,也是勞動部必須盡到的責任。
洪申翰舉例,上任之後走訪就業博覽會,觀察到薪資區域落差,部分職缺的薪資非常貼近最低工資,尤其在中南部,「你就會知道調整最低工資,對邊際勞工有實質、直接的幫助」,外界常常誤解漲最低工資只嘉惠產業移工,其實本國勞工受益人數遠多過移工。
洪申翰說,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匯率波動等不確定性,他很清楚中小企業、傳統製造業受到的衝擊,但綜觀來看,國際貿易變局不是台灣獨有挑戰,各國皆身在其中,即便如此,歐洲、亞洲一些國家仍視維持低薪勞工的實質購買力為重要目標,陸續拍板調升明年最低工資,有些調幅還不小,這是值得審議委員參考的訊息。
外界推測今年將比照疫情期間作法,提供受創產業薪資補貼,龔明鑫日前也透露已與勞動部討論配套,洪申翰說,過去經驗都願意參考,但未必一模一樣。
長照3.0將上路
「照顧留停」視需求調整
勞動部宣布將於明年實施彈性育嬰留停,盼緩解育兒家長「蠟燭兩頭燒」困境。不過,長照家庭也有類似需求,卻無相關職場彈性措施,前勞長何佩珊為此曾提出「照顧留停」,但無下文。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這須從整體照顧政策檢視,因長照3.0即將上路,未來若民眾仍有需求,再進一步檢視職場制度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