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勞動部明年將砸8400多萬元,新成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擴大引進外國中階技術人力。據悉,勞動部擬優先於菲律賓設置攬才據點,召募海外技術人才、專業技能對接與認證,並透過國對國直聘模式引進。不過,勞團批評,現行的資深移工留用都做不好了,還想從海外攬才,勞動部無疑是自打臉。
明年起,勞動部預計擴大延攬外國技術人力,增加移工新來源,並籌設海外據點推動海外召檢訓,加強跨國人力仲介管理、便捷引進聘僱作業。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說,必須限定已開放的既有行業,若要進一步放寬至缺工行業,就要對準碼頭工人等勞動條件差、勞力密集的行業,全產總反對開放多數國人從事的服務業,如一直宣稱缺工的旅宿業。
他指出,未來除在台資深藍領移工可轉換為中階,也將從海外引進中階人力,同樣設有工作技能、薪資、語言等門檻,但必須確保引進海外中階人力的同時,帶動提升相同職位本國人的薪資。
技能對接 全產總有疑慮
勞動部長洪申翰受訪提及,未來的跨國勞動力政策,必須更看重特定技能的中階人力,過去外界普遍認為移工造成低薪,現在要讓移工成為本國勞工加薪的因素。他也強調,政府應在跨國勞動力政策上,承擔更多的角色跟功能。
不過,戴國榮對延攬中心的技能對接、認證功能有疑慮。他認為,與來源國的合作架構要清楚,若沒有建立好溝通平台,台灣未必走得出去。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成員吳靜如批評,勞動部連國內的中階勞動條件都處理不好,還想從海外攬才,「自己打自己臉」,難道在台資深移工就不是人才?但她也說,假設延攬中心推動的是藍領移工直聘,確保移工不被仲介剝削,TIWA樂見其成。
為因應全球高齡化及少子化趨勢,勞動部2022年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在確保國人就業機會的前提下,讓外國中階技術人力無在台工作年限的限制,適時補充雇主所需長期穩定勞動力。經統計,截至2025年7月底止,雇主申請外國中階技術人力的人數共計5萬5773人,已核准5萬1925人。其中,產業類核准人數達到2萬593人、社福類核准人數更多達3萬1332人,留用人數持續創新高,雇主與勞工共創雙贏。
明年最低工資 26日審議
另外,勞動部將於26日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明年度最低工資是否連十漲備受關注,勞資雙方代表預期將在會議中交鋒。戴國榮說,據主計總處預測全年CPI約2.21%、經濟成長年增率預測值4.45%推算,明年最低工資應調幅約4%,推估最低工資月薪可望直逼3萬元、時薪直逼200元。
工商團體則表示,10月電價調漲,如果最低工資再調漲,中小企業、小店家面臨雙漲壓力,向政府喊話,若最低工資要調漲,應提出相關配套減緩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