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積電將攜手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屏東科學園區,設立國內第一個半導體供應鏈專區,台積電副總經理莊子壽表示,台積電在國內擴張已碰觸到土地資源的天花板,往外擴張是「必要之策」,而台積電赴海外設廠一定會落地,遠端供應商就會被取代,因此希望透過系統性規畫,讓供應鏈一起進駐生態園區方式,建立系統化的合作,提升競爭力後隨著台積電一起到海外打天下。
提升競爭力 拓展海外商機
國科會南科管理局指出,屏東科學園區內有28公頃的半導體供應鏈專區,預計明年正式動工。
莊子壽昨出席國際半導體展的高科技廠房設施論壇時指出,南科管理局已著手進行於屏東科技園區設立供應鏈專區的規畫,這是供應鏈提升競爭力並拓展海外商機千載難逢的機會,「沒有搭上這班列車,也許過了10年,別的國家半導體生態系起來了,你就沒有機會了」。
莊子壽說,不把資源放到其他科學園區是因為拿不到土地,台積電又無法讓每個廠商都進入科學園區,因為依法科學園區仍有門檻限制。
他表示,「10年前我不敢提這件事,因為我們還不夠強大;10年後我們應該也不會再提這件事,因為其他人已經站起來了,現在正是時候」。
莊子壽指出,如果台積電往海外發展,在當地落地,供應鏈不隨著台積電到海外發展,「當台灣的生意縮小時,你怎麼維持公司的業務?當然是全球市場。要確保全球市場,就必須參與全球合作,讓整個產業做得更多」。
他表示,在屏東設立供應鏈專區,台積電將協助提供系統設計、設備、方法和顧問服務,讓供應商未來更具競爭力,未來不只要做台積電的生意,也要做美光、英特爾和其他歐洲大公司,例如英飛凌的生意。
創造產業效益 估1400億元
莊子壽說,這個專區是台灣第一個以建設晶圓廠廠房及設施為核心的產業聚落,將群聚建廠的有高階材料、元件、系統設計、模組製造、標準認證等廠商,預計將創造超過1400億元的產業效益,進一步強化目前台灣建廠供應鏈的體質與能力。
國科會南科管理局長鄭秀絨先前表示,專區預計明年下半年動工,建廠需1年半到2年,預定後年第2季完工;台積電也會興建辦公大樓,作為檢驗測試、製程改善等使用,並協助供應鏈技術創新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