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近年全國鬧教師荒,受到AI、半導體高薪磁吸效應影響,自然、科技與STEM領域教師的招聘尤其困難。對此,教育部近日公告修法,擬放寬現行以聘請高職實務教師為主的「專技教師」制度,讓具有業界經驗6年者也能成為正式教師,並加修8個教育學分強化教學知能。對此,全教總批評是「病急亂投醫」的短線操作,擔心破壞現有師培體系,對一般科目教學造成損害。
全中教理事長史美奐表示,高中以下學校的教師,其實需要具備少年心理、發展等各項專業,更要了解教學方法、班級管理,這都不是一進入校園就能學會的。現在中教師培課程至少要修26學分,修法後靠專技教師管道,8學分就能成為正式教師,史美奐認為,為了維持教育品質,政府可以考慮全額補助此類教師修教程,而非降低學分數。
《高級中等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原本主要用於技高聘用教授實務課程的業師,如今教育部將修法,納入「特殊科目」為適用對象,針對現下人才缺乏的STEM或自然、科技領域,引導相關系所畢業且具業界資歷,或曾從事大專校院講師及以上教研工作等人才,經校內教評會公開甄選並由教育部審核,亦可在普高擔任專技教師。
提升入職誘因 才能解教師荒
教育部強調,入校擔任STEM或自然、科技領域專技教師的學經歷仍應經過嚴謹的審查程序,目前規畫需由相關系所畢業,具相關業界實際工作經驗6年以上,且任職公司必須是登記員工人數百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或外商公司。
為強化教學知能,教育部表示,草案亦增訂要求專技教師需修習教育專業8學分,課程內容將以教學實務課程為主。
對此,全教總強調反對教育部的「彈性聘任」計畫,認為這是「病急亂投醫」的短線操作,不僅會破壞現有的師資培育體系,也忽視了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之外,對學生品格、行為、道德價值引導的重要性。
全教總說,造成教師荒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環境日趨惡劣。對此,呼籲中止彈性聘任管道,不應濫用技職體系的專技教師制度,避免對一般科目教學造成損害。要根本解決教師荒問題,首先應提升入職誘因,調整教師薪資與福利,留住優秀人才;同時,應修法杜絕校園濫訴,從法制面遏止不當投訴,成為教師的有力後盾,重建教師專業尊嚴,讓教育回歸教學本質。
而全國校長協會質疑,現在教師的薪資待遇就聘不到人了,同樣條件下恐怕還是難吸引人才;也有高中教師擔心,未來業界來的專技教師僅需修習8個教育學分,缺乏足夠的教育專業學習,教學品質有疑慮。
學生學習成效 業師恐難掌握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陳清義說,以業界實務經歷為條件所聘任的業師,在教學與班級經營方面相對不足,可能還需有教師在旁協同教學。
另一方面,業師就算透過此管道成為正式老師,鐘點費和一般教師還是相同,既然現在都聘不到人了,在同樣條件底下,難期待還會吸引到更多人。若想吸引更多人投入教職,增加待遇才是首要之務。
新莊高中校長、校長協會祕書長謝金城也擔心,缺乏教育專業的情況下,業師可能較難掌握學生的心理素養、學習成效,或是缺乏教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