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據統計,在9萬9600名住宿機構住民中,3萬7200人留置鼻胃管,占比達3成,全國近40萬名患者過著「象鼻人生」,常因外型怪異,不願外出,生活品質低落。近年來政府推動拔管計畫,預估每年1萬3000人受惠,但去年僅248人順利拔管,成效遠不如預期。
厚生會昨天召開「住宿式長照機構移除鼻胃管鼓勵措施」專家會議,立委劉建國表示,衛福部於今年初宣示盡快跟上日本腳步,協助眾多病友移除鼻胃管,但過了大半年,相關單位仍未提出具體計畫。
為了提高拔管成功率,健保署從2022年6月起新增給付,醫療團隊如能透過訓練吞嚥等復健治療,讓留置鼻胃管3個月以上的患者恢復經口進食能力,每人次獎勵3000點。不過,執行3年多,幾乎停滯不前,2022年成功移除98人、2023年232人、去年248人,累積至今年6月,該項試辦計畫也才累積728件申報案件,和原先預估每年1.3萬人受惠,差別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