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斯晨/台中市東勢區中科國小三年鹿班
我的媽媽是學校的故事義工,從我幼兒園中班時就開始服務,時間是在每周一的教師晨會。媽媽說:「我最喜歡和天真無邪的小朋友相處,再加上校長多次誠心邀請,盛情難卻之下,展開了第一次的義工生涯。」
等我升上三年級時,媽媽才正式成為我們班上的故事媽媽。第一次來我們班時,她告訴大家,以後要和我們分享的主題是「成語故事」和「孝順的故事」,媽媽說:「百善孝為先,每個人都要孝順父母。不管事業多麼成功,如果沒有孝敬父母,都稱不上是真正成功的人。」至於成語故事,媽媽認為許多成語背後都有歷史典故,值得我們警惕與學習。而且,學好成語不僅能提升寫作的美感與深度,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進溝通技巧。
媽媽上課時,最喜歡我們舉手發言、回答問題,也常邀請同學上台自由分享,內容與形式都很自由。答對問題的小朋友會得到餅乾獎勵;如果在耶誕節、兒童節等節日上台分享,還能收到媽媽特別準備的點心小禮盒。
媽媽在三年前榮獲「績優教育義工」的殊榮,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把獲獎肩帶收好,滿臉珍惜與喜悅。她熱愛義工工作,也深信「助人為快樂之本」。我從她以及許多義工身上,看見了助人的成就感與幸福感──義工,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