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當代兒少是「數位原住民」還是「數位難民」?兒福聯盟昨日發布「2025年台灣兒少網路安全調查」指出,高達84.6%青少年每天使用社群媒體,其中13.6%陷入沉迷狀態。另外,有2成會高頻率地使用生成式AI,但僅39.4%會查證AI資訊真偽,反映出青少年的數位隱私在AI世界中毫無保障。
兒福聯盟針對全台6000多名國、高中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指出,台灣青少年對社群媒體的依賴程度極高,每日使用者的比率高達84.6%,有「社群媒體沉迷」的比率為13.6%。且令人憂心的是,青少年性影像外流比率明顯上升,8.7%表示自己或同學曾外流個人性影像。
新興的生成式AI技術也為青少年帶來新挑戰。兒盟調查顯示,58.4%青少年至少每周使用一次生成式AI,20.9%至少每天使用一次。大部分學生使用AI在查找資資料占75.5%、輔助完成作業或報告占49.7%、翻譯48.2%、資料摘要整理36%、製作圖片或影像30.8%,照抄AI答案來完成學校作業12.7%;此外,也有不少人用於情緒支持。
但在安全與媒體素養方面,僅39.4%青少年表示會「經常或總是」查證AI提供的資訊真偽;有40%從未或僅偶爾注意到避免將個資與隱私資料上傳;僅13.1%表示經常或總是在解決問題時高度依賴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