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提前到 小小病號狂吐瀉

 |2008.07.29
700觀看次
字級

沒治好會影響腸胃吸收力 養成洗手習慣 寶寶出生2~4個月口服接種疫苗

【本報台北訊】秋冬季節發威的輪狀病毒腸胃炎,提前來到,今年入夏以來已有不少小小病號病倒住院,入院時狂吐狂瀉,有些甚至合併腸病毒、沙門氏菌等感染,致使病情加劇。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黃亮迪表示,輪狀病毒是常見的腸胃道病毒,具有高感染率、高就醫率及高住院率的「三高」特性,以往大都盛行於秋冬季節,近年來逐漸挪到夏天,今年尤其明顯。該院統計顯示,平均每四名住院病童中,就有一名肇因於輪狀病毒感染。

一旦輪病毒毒感染又和腸病毒或沙門氏菌感染混在一起,更是棘手。若未能及時診斷出來,這些才幾個月大的小小病號,整天狂吐、狂瀉不止,很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嚴重脫水,進而對健康造成危害。

調查中發現,一成父母表示子女在感染輪狀病毒癒後,出現食欲胃口變差、腸胃吸收能力變差、抵抗力變弱或個子瘦小的狀況。黃亮迪解釋,人體的腸道鋪著一層腸黏膜,輪狀病毒感染可能會造成幼兒小腸黏膜受損,若沒有調理好,就會影響到未來的腸胃吸收能力,甚至生長發展。

為了不讓這種情形發生,黃亮迪提醒家長多留意輪狀病毒「三不一沒有」的主要症狀:腹瀉不止、嘔吐不止、高燒不退及哭泣卻沒有眼淚,一發現不對,立即陪同就醫。收住院後,小兒科醫師通常會讓這些小小病號的腸胃休息一下,只讓他們喝些稀飯或米湯,再適時補充含鈉、鉀離子的電解質液。

此外,他也提醒家長平常就應做好預防措施,比如維持居家環境的乾淨

;容易被小寶寶含在嘴裡的玩具,一定要經常清洗;養成隨時幫小寶寶洗手的習慣。如果還不放心,選在小寶寶出生二~四個月大的時候,口服接種兩劑輪狀病毒疫苗,也不失為好方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