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時代》雜誌16日刊出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專文,以〈為何現在美國與中國一團和氣?〉為題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態度大轉變有3個原因:美中互有制衡武器、需要提振各自國內信心,以及希望秋季促成雙邊峰會。但甘思德認為,美中關係回暖預估不會太久,一旦北京「好運用完」、惹怒川普,美國對北京將重新轉趨強硬。
美中長期對立爭奪全球領導權,川普總統第二任初期對北京祭出高達145%關稅,關係一度緊張。然而近4個月來情勢逆轉,雙方5月在日內瓦達成關稅戰休兵90天協議並持續延長,白宮還讚揚北京「合作與靈活」。同時,川普政府未關閉TikTok、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還允許輝達與超微先進晶片出口大陸,釋出連串善意。
然而,甘思德警告,美中之間的短暫和氣只是因短期利益契合。雙方在經貿結構、台灣與其他主權爭議熱點,以及對國際秩序競爭願景上,分歧極深,談判帶來的緩和無法持續太久。
甘思德指出,北京最終可能「好運用盡」,若在談判中讓步不足,或過度逼迫以期再逼川普退讓,恐觸發川普激烈抨擊與政策反彈。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意味美國對中策略隨時可能急轉直下。北京知道與川普的任何協議都不是永久的,只能把握當下「短暫的平靜」,同時準備迎接下一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