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川普政府預計8月開徵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21日表示,比起關稅寬限期即將到期,政府更關心貿易協議的品質,美國與各國在8月1日之後還可以繼續談;如果有國家在8月之後被課徵高關稅,將促使他們向美國提出更好的協議。
川普政府的關稅寬限期即將於8月1日到期,貝森特21日接受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仍在與各國談判,但日期不重要,協議的品質才重要,「比起趕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我們更關切這些協議的高品質。」
貝森特說,美國的貿易夥伴被告知,美國開徵的關稅稅率有可能回到4月2日「解放日」的程度;到時可以繼續談判,但美國不會為了趕時間而達成協議。
白宮新聞祕書李維特21日也表示,8月1日只是美國開始徵收關稅的日子。被問及談判有進度的國家是否有可能被延長寬限期,貝森特說,這將由美國總統川普來做決定,但高關稅將施壓國家提出更好的協議。
菲總統訪美 談經貿合作
貝森特以印尼為例說,印尼共提出5次條件;他認為印尼開出的條件一次比一次好,最後兩國達成出色的貿易協議──印尼被課徵的關稅從32%降至19%,美國則獲得零關稅;印尼目前是唯一收到美國關稅通知函之後,仍成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
此外,李維特也表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22日訪問白宮,小馬可仕21日先與國務卿魯比歐會面,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指出,雙方強調美菲同盟對維持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美菲兩國元首將討論到雙邊貿易合作、加強經濟合作等議題,包括達成「互惠互利」的貿易協議,期望贏得川普總統的支持,從而避免菲律賓商品即將被徵收20%的關稅。
路透22日引述兩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報導,印度與美國在8月1日的華府關稅期限前,達成臨時貿易協議前景已變得黯淡,雙方因印度農產品及乳製品關稅削減事宜僵持不下。
美印協議 卡在農產品
一名消息人士說,雖然遠距討論仍在進行中,但8月1日前達成臨時協議看似困難;一個美國代表團預期即將訪問新德里繼續談判。另一名政府消息人士說,印度對敲定貿易協議仍感樂觀。
馬來西亞 擬從25%談到20%
彭博22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馬來西亞政府正試圖將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從8日函告的25%談到約20%,但馬國對電動車稅務優惠等美方要求仍不願妥協。
知情人士表示,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的談判代表,希望將預定8月1日生效的對等關稅稅率壓低,目標是更貼近東南亞鄰國印尼(稅率19%)與越南(稅率20%)水準。
此外,南韓新任財政部長具潤哲22日表示,他和負責貿易談判的南韓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25日將和美國官員會面,希望在美方全面加徵關稅前,加快腳步討論可能在政治上極為敏感的讓步條件。美國新關稅措施將在8月1日生效,南韓稅率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