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卉怡/桃園市新興中學七年一班
古人類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能夠主宰地球,一個關鍵原因在於人類演化出了較大且結構複雜的腦部,具備快速學習與抽象思考的能力,對事物能有多元的理解與看法。另一種說法則指出,人類發展出遠超其他動物的新技術,能以高效率進行狩獵與抵禦外敵,從而確保族群的生存。
比起生理與技術層面的優勢,我認為人類真正與其他物種不同之處,是願意與毫無血緣關係的他人合作。舉例來說,像貓這樣的動物習慣獨來獨往,彼此爭奪地盤、互相競爭;而人類則能組織成群體,透過分工合作來完成目標,這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彼此支援、互補不足。也正因如此,在「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中,人類才能脫穎而出。
這種分工與合作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以學校的大隊接力為例,通常我們會把起跑快、衝刺力強的同學安排在第一棒與最後一棒,好讓比賽一開始就搶得先機,並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而速度稍慢的同學,則會被安排在中間幾棒,穩定地完成接力。若是不顧特質硬要安排在不合適的位置,可能會拖累整體表現,與冠軍擦身而過。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分工合作其實就是「物盡其用」的最佳體現。合作,是將各自的努力整合起來,共同完成更大的目標。當每個人都能做好自己的角色,彼此配合、互相成就,這就是分工合作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