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渠蓄水造林 荒山現綠意 |2025.06.12 語音朗讀 22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卡爾馬勒靠雙手揮鍬挖溝,以利雨水儲存,翻轉當地乾旱環境。圖/取自FB@RameshKharmale卡爾馬勒靠雙手揮鍬挖溝,以利雨水儲存,翻轉當地乾旱環境。圖/取自FB@RameshKharmale溝渠每年可儲存多達1600萬公升的水資源。圖/取自FB@RameshKharmale卡爾馬勒(左1)與家人,一同守護生態環境,實踐對抗氣候變遷的願景。圖/取自FB@RameshKharmale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 State)的一個小鎮──朱納爾(Junagarh),49歲退役軍人拉梅什.卡爾馬勒(Ramesh Kharmale),每周末攜手家人上山,揮鍬挖溝、清除雜草,靠雙手翻轉當地乾旱環境,實踐對抗氣候變遷的願景。卡爾馬勒服役長達17年,軍旅生涯鍛造了他的紀律和毅力,2021年轉行擔任護林員後,選在自己生日發起一項別具意義的環保計畫。他在達曼克爾山區獨自挖出70條溝渠,總長412公尺,2個月內投入300小時,能夠在每季儲存約80萬公升的雨水,大幅提升地下水位,「如果降雨量充足,這個系統每年可以補給多達1600萬公升的水」,卡爾馬勒說道。「保護環境是我的熱情,也是我的責任。」他說,這項行動演變為全家人共同參與的計畫,他的妻子負責整理古老水井的雜草,孩子們則播下樹種。他們至今已種下逾450棵樹,並計畫再種500棵,夏季還會提水灌溉防止森林火災。散播希望種子 邀村民響應綠化每年6月雨季來臨前,卡爾馬勒與家人會前往薩哈亞德里山脈,手工撒播各類型種子,讓枯山逐步復甦。卡爾馬勒分享,這條綠化之路並不孤單,「我們很幸運,一路上有許多義工同行。」不只山坡綠化,卡爾馬勒還推動另一個願景:打造一座「氧氣公園」。該地占地1.5英畝(約6070平方公尺),原為荒蕪土地,如今已栽種菩提樹、印度楝等野生樹種225棵,並設置4座蓄水池與防止牛群入侵的溝渠。這座氧氣公園曾無植被覆蓋,現已吸引數百隻鳥類棲息,生態悄然回歸。春天來臨時,卡爾馬勒會在森林中尋找種子,與當地樹木愛好者和苗圃分享他珍藏的15種林木種子。他積極鼓勵年輕人和村民參與環保活動,並利用社交媒體提升環保意識,吸引更多人加入他的行列。走訪400學校 自費推生態教育卡爾馬勒的貢獻贏得許多認可,包括州政府獎項與林業部門表彰。他的努力使該地區的旅遊業得到提升,甚至在2018年,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正式將朱納爾列為旅遊目的地。除實地行動,卡爾馬勒更積極進行環境教育,他自費走訪逾400所學校,從可持續森林增長到碳封存,向學生講述生態系統修復的可能。他的努力不僅在當地受到肯定,甚至被納入當地高中教材中,讓生態復育文化發光發熱。卡爾馬勒用鏟子挖出溝渠,也挖出了一條通往環境復原的路。他將軍旅精神轉化為守護自然的執著,把荒山轉為綠意盎然的希望之地。他的行動,不只滋養土地,更啟發社區,讓護林不只是責任,而是一場代代相傳的志業。 前一篇文章 中美倫敦談判 北京可望放寬稀土出口管制 下一篇文章 中美敲定貿易框架 川普:陸供稀土、美大學收陸生 熱門新聞 01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2【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03旅客需腎臟移植 航空客服員暖心捐贈2025.07.2404【小小詩人】 如果我能變身2025.07.2405【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6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7泰柬衝突升溫 釀12死 31傷2025.07.2508走過風景走廊2025.07.2409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2025.07.2610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2025.07.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美對歐盟關稅降至15% 適用晶片、藥品 潛入海底 種出永續糧食川普高關稅施壓 促泰柬衝突停火醫療船穿梭孤島 為偏鄉續命大罷免遭完封 在野守住國會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