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核三廠17日晚間起停役,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說,中火有「火力全開」現象,以核電停止前1日與後1日相較,增加50%燃煤量,「我們非常擔心」。台電表示,中火發電量會在向中市府承諾的範圍內,不能單憑某個時間點來判斷。
根據台電公開資訊,核三廠17日晚間停役,中火16、17日發電量為分別為3000MW(百萬瓦)、4200MW,18日增加為4500MW。
盧秀燕說,18日中火10部燃煤機組開了9部,都是9成發電量,現在才5月,到了6、7、8月會不會火力全開?。尤其晚間太陽光電不夠,燃煤發電量增加,夜間睡覺時空汙會增加。
盧秀燕強調,我國其他能源發電還不夠,核電就驟停,中火又是全國最大燃煤電廠,肩負全國發電任務,讓人非常憂心;台中市過去爭取、協調減煤,擔心會前功盡棄,將持續監督爭取,不要讓中火負擔燒這麼多煤炭發電。
台電發言人蔡志孟表示,核三僅占3%發電量,未來再生能源會逐步替代,不能以某個時間點來判斷火力全開;中火持續增氣減煤的方向不會改變,首部燃氣機組今年底11、12月就會完成。
台電用電儀表板18日傍晚亮起黃燈,遭質疑供電吃緊,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說,備轉容量率昨天有17.52%,「遠高於10%的安全標準」,且明年底會有480萬千瓦的電力補上來,「完全取代核三」。
不過,高雄、台南前晚到昨都傳無預警停電,高溫令人難耐,但台電澄清皆與核三除役無關。
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昨舉行記者會,核能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李敏表示,近來討論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言之過早,希望政府不要用這種說法來唬弄人民,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核電廠延役。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指出,台灣也許不會馬上有停電危機,但對企業來說,投資不只要獲利,更重要的是在風險可控下持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