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教育局近日公布114學年度公立國中額滿學校,有高達19所學校額滿,占比近3成。其中最搶手的中正國中,超額逾300人,跨區就讀比例高達8成,甚至得提早6年設籍,還有家長寧可付2500元的「寄戶口月費」,也要把孩子送進明星國中。
今年台北市公立國中額滿學校,除了年年上榜的「公校五虎將」中正、金華、敦化、龍門、介壽國中外,石牌、仁愛、興雅、中山等國中也榜上有名。此外,公立高中附設國中部也是大熱門。
雙重卡位 公、私立擇一
為了搶進能維持高升學率的熱門國中,許多家長超前部署,中正國中去年入學必須提前6年設籍,金華國中要求112學年度入學時,家長必須提前12年設籍,甚至衍生「付費寄戶口」商機。
寰宇教育主任江宜靜指出,許多買不起房的家長,只能透過「寄戶口」搶學區。家長每月支付約2500元費用,若從小二開始寄戶口,直到小六畢業約需15萬元,遠比購屋或租屋設籍便宜。
敦化國中總務主任鄭忠興表示,近2年超額人數居高不下,去年已經增班一班,今年還會再增一班,全校約有3分之1的學生是跨區或跨縣市就讀。金華國中校長黃啟清表示,「寄戶口」已成常態,許多學生從國小階段就開始跨區就讀,也帶動附近的國小招生額滿。
這股升學熱潮也逐漸外溢至第二線學校,升學輔導專家指出,有些家長鎖定國中階段,採取「雙重卡位」策略,一方面報考私立國中,一方面等待公立明星國中入學審查排序結果,最終在熱門私校與明星公校之間做選擇。
升學輔導專家蔡崇華指出,會讓孩子考私中或遷戶口搶學區的家長族群高度重疊,家長的升學策略通常是,小二、小三時遷戶口到理想學區,小五、小六準備私中考試。至於外縣市學生,例如新北市的小學生,則常在小五、小六時轉學到台北市國小,以便取得北市公立國中的升學資格。
跨區就讀 通勤負擔太累
「只有適不適合孩子的路,沒有最好的升學路。」江宜靜提醒,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國中時,應從了解孩子的特質出發,若孩子自律性高、有明確目標,適合選擇公立學校,因公立體系重視自主學習。
若孩子自律性較低、缺乏規畫能力,或家長較難投入陪伴,則可考慮私校,但須留意私校課業與活動密集,且若無法直升,高中外考競爭壓力更大。
北市敦化國中總務主任郭忠興也說,如果孩子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自我管理時間,不一定要跨區就讀,在哪裡學習都能取得相同的效果。此外,家長也要評估孩子是否適合長時間通勤,尤其是從新北市或基隆等地通勤,每天來回至少需要花2小時,這樣的通勤負擔可能會讓孩子感到疲憊。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尊重家長的教育選擇權,但根據《國民教育法》精神,仍鼓勵學生就近入學。她強調,國中階段除了課業外,也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與探索,名校並非唯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