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國立極地研究所聯合表示,該機構在3月觀測到的今年北極海冰最大面積為1379萬平方公里,但此數據為日本1979年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低值。圖/新華社
阿聯巧克力品牌Fix於2021年推出阿拉伯傳統甜點「杜拜巧克力」(Dubai Chocolate),原本銷量平平,但在2023年因1支介紹這款巧克力棒的TikTok影片熱傳,而全球瘋買,目前甚至引發夾饀材料之一的開心果原料短缺、價格飆漲。圖/新華社
整理/柯珮吟
全球
杜拜巧克力席全球 開心果缺貨又漲價
阿聯巧克力品牌Fix於2021年推出阿拉伯傳統甜點「杜拜巧克力」(Dubai Chocolate),原本銷量平平,但在2023年因1支介紹這款巧克力棒的TikTok影片熱傳,而全球瘋買,目前甚至引發夾饀材料之一的開心果原料短缺、價格飆漲。
開心果仁主要產於美國或伊朗,堅果貿易商哈金(Giles Hacking)表示,1年內,開心果的價格從每磅7.65美元(約新台幣246元)飆升至10.30美元(約新台幣331元),漲幅超過3分之1。
由於去年世界最大出口國美國收成不佳,這種堅果已變得稀缺。截至3月的6個月內,伊朗生產商向阿聯出口的堅果,比前12個月增加40%。
阿聯酋
全球第1個國家 擬用AI推動立法
阿聯酋即將成為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進行立法的國家,引發廣泛關注。阿聯酋計畫利用人工智能(AI)協助審查法例,包括:透過分析政府與法律數據,主動建議撰寫新法、修改舊法,被視為該國迄今在相關技術方面,最激進的嘗試。專家認同,這可提升效率,但有警告,目前AI仍未完全可信。
阿聯酋官員4月通過成立新的內閣單位—監管智能辦公室(Regulatory Intelligence Office),專責監督這項AI推動立法計畫。當局計畫,建立1個整合聯邦及地方法律的龐大數據庫,再加入法院判決與政府服務等公共部門數據,再利用AI追蹤法律對國家人口和經濟的影響。
澳洲
大學遭川普砍經費 尋求他國合作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敦促澳洲的大學尋求與美國以外的夥伴加強研究合作,原因是美國川普政府威脅削減高等教育經費,至少7所澳洲大學與美國合作的研究經費面臨大幅減少的窘境。
這7所澳洲大學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冗長問卷,詢問研究計畫是否與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內外政策優先事項保持一致,另外,還詢問研究者所在大學是否與中國大陸政府有關聯,以及是否收過中國資金。澳洲大學組織(Universities Australia)表示,相關改變可能影響研究經費補助最多6億澳幣(約新台幣125億元)。
澳洲教育部發言人表示,目前不清楚削減經費的總額。黃英賢說,政府正鼓勵企業開拓貿易市場,教育業有必要跟上。
紐西蘭
黃金簽證閃亮 各國富豪興趣高
紐西蘭移民部長史坦福表示,因地緣政治緊張一直升高,美國與歐洲富裕人士對紐西蘭修改的黃金簽證計畫,興趣火熱。
4月1日開始,接受申請的紐西蘭黃金簽證「Active Investor Plus」簽證,主要的修改包括:取消英語能力要求、縮短必須居留時間、調降最低投資門檻、簡化投資類別等。
史坦福說,「我們看到美國方面有高度興趣,也看到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非常有興趣。」奧克蘭律師事務所Queen City Law董事總經理貝弗瑞奇則表示,中國大陸人士有極大興趣,日本、印尼、美國反應也很好。目前,投資移民關心的一個焦點,是外國人購屋限制。
北韓
IT人才偽造國籍 滲透歐洲企業
根據研究資安威脅的Google Threat Intelligence Group,北韓資訊科技高手愈來愈常冒充來自其他國家、遠距離工作的自由接案者,再滲透到歐洲企業內任職,來為他們的祖國創造收入,這些公司也因此承受間諜活動、數據遭竊,以及系統中斷的風險。
Google研究人員與合作夥伴發現,過去6個月,這些自稱為「戰士」的北韓IT人員,增加在美國以外地區活動,以德國、英國及葡萄牙為主要目標。
以往,美國公司是主要的滲透目標,但因為美國企業對此一威脅的認知提高很多,北韓IT人員已經將業務範圍,擴大到其他國家,尤其是歐洲。
日本
2噸日米10天賣完 26年來首次進口南韓米
日本米價飆升,為外國生產的白米開啟出口機會。以往因高關稅,外國米在日本沒優勢,但如今日本國內糧價大漲,刺激外國米需求。南韓最近向日本出口1999年以來的首批白米;去年以來,台灣米在西友連鎖超市很暢銷。
一位南韓農協(NongHyup)官員表示,南韓出口到日本的2噸白米,銷售10天之內,網路商店就顯示「缺貨」,相當熱銷。
日本每年免徵關稅的進口白米配額,大約77萬噸,超過的部分每公斤徵收約340日圓(約新台幣78元) 關稅。
消費者3月買到的白米,價格較去年同期大漲92%,促使企業與消費者改變偏好國產米的態度,改為接受來自其他國家的白米。
巴西
生質燃料需求飆 影響玉米出口
巴西正將更多玉米轉化為生質燃料,此舉推高了穀物價格,而飼料玉米的需求,以及天候可能影響產量,也使得這個世界第二大供應國的出口更不確定。
巴西當地的玉米價格,最近寫下2022年來最高水準,因國內乙醇廠上季的穀物加工量創新高。隨著新廠投產與政府努力提振需求,未來幾年的消費量,應該會再增長。
另外,以玉米作為飼料的需求不斷增長,讓巴西近期可出口的穀物變少。惡劣天候,可能導致歉收,更進一步增加出口壓力。保留更多玉米給國內市場,將令巴西在國際市場的地位發生變化。目前,全球玉米出口,大約每5噸,就有1噸是來自巴西。
荷蘭
Stellantis混合動力車 在歐增產碰壁
汽車大廠Stellantis計劃讓混合動力車增產,但由於零件供應不足,導致在歐洲的生產延誤。Stellantis歐洲地區業務發展負責主管英帕拉托(Jean-Philippe Imparato)表示,3月汽車產量比預期少2萬輛,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混合動力馬達與適合輪胎。
英帕拉托3月31日在法國參議院一場聽證會表示,歐盟最近改變碳排規則,使通常提前3個月購買零件的Stellantis,在採購變得更困難。
Stellantis NV已撤回邁向全電動車策略,此前,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卸下執行長職位,且歐洲銷量疲軟。該公司目前正在尋覓新執行長。Stellantis今年稍早表示,將與特斯拉(Tesla)及其他車廠一起購買碳權,以符合歐盟更嚴格的碳排規定。
日本
北極冬季海冰面積 創46年來新低
根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國立極地研究所聯合表示,該機構在3月觀測到的今年北極海冰最大面積為1379萬平方公里,但此數據為日本1979年有衛星觀測以來的最低值。
北極海冰面積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的冬季,持續擴大,通常到3月達到1年的最大值。利用日本水循環變動觀測衛星「水滴」號搭載的高性能微波輻射計2號等的觀測數據,2家機構研究人員分析北極海域海冰分布,發現3月20日的海冰面積,達到1379萬平方公里,為今年最大面積。
研究人員認為,今年北極海冰最大面積創下歷史新低原因之一是,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北極與周邊海域氣溫比往年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