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立法院本會期施政總質詢明天結束,接下來將陸續處理眾多法案,公投案、核電延役,以及因應關稅的4100億元特別條例等案都成焦點。藍營表示,盼公投案周五(9日)處理,核能延役修法也要在核三廠走入歷史前通過。綠營批評,公投案是假議題,正當性也不高,不能為政治操作、救罷免而推動。
總質詢將在本周結束,藍白兩黨力推多項民生法案,其中攸關核電廠延役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草案最快本周排入院會議程,全案預計5月中旬可完成三讀。
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國民黨提出2個公投案已在委員會協商,雖可能再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黨團協商,仍盼周五就處理;「核管法」若朝野有共識,周五也可望一併處理,民進黨團若要再「惡擋」,將待11日法案冷凍期屆滿1個月,再送院會處理,力拚5月17日核三廠走入歷史前通過。
此外,行政院提出規模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上周已在立法院會付委。國民黨團今將舉行黨團大會拍板黨版,針對政院版與因應對等關稅無關的項目,藍營立委表示,一定善盡監督角色嚴審,如果政府不改變錯誤的能源政策,對於撥補台電1000億元「礙難同意」,相關立場也獲黨中央支持「該刪就刪」。
由於民眾黨團未簽署不復議同意書,立法院經濟、財政委員會尚未排定聯席審查上述特別條例草案的議程,藍白立院黨團屆時都將各提版本併案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