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有關「安樂死」的迷思之釐清與辯正(十)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2025.05.04
31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榮譽教授)

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在實際執行上衍生的諸多弊端 (續)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談到了比利時「安樂死」法案與美國「醫師協助的自殺」立法的對比,然後再引用一些期刊文獻資料,來說明比利時的「安樂死法案」是世界上最為寬鬆的安樂死法案。

也就是因為比利時的立法是那麼離譜地寬鬆,正好提供給那些並未罹患惡疾絕症卻又「一心求死」的人一項「合法」的死亡途徑,以及「冠冕堂皇」的「死亡理由」,引發種種光怪陸離的「安樂死理由」,等於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一發不可收拾。我不知道那位想要積極推動「安樂死」立法的許書華醫師如果知道比利時的這種荒謬情況,心中會作何感想?

「安樂死」與「醫師協助的自殺」的實際執行過程究竟是如何死法?

之前已經從「安樂死」的各個面向,探討了許多相關的問題,現在我們要進入一個實際的關鍵問題,就是「安樂死」與「醫師協助的自殺」的實際執行過程,究竟是如何死法?

其實「安樂死」的實際執行過程,與死刑的執行過程,幾乎是一模一樣。以美國為例,雖然有三十四個州的刑法,是採取靜脈注射藥物的方式來執行死刑,不過有些州容許死刑犯有三種選擇:(1)槍斃、(2)坐電椅、(3)藥物注射。

若是以藥物注射的方式執行死刑的話,則是等同「安樂死」,注射的藥物有三種:(1)硫噴妥鈉(sodium thiopental)、(2)盤庫諾林注射劑(pancuronium bromide)、(3)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第一種「硫噴妥鈉」是「巴比妥酸鹽」類的麻醉劑與鎮定劑,第二種「盤庫諾林注射劑」是一種麻醉輔助劑與肌肉鬆弛劑,然後從靜脈注射高劑量的「氯化鉀」,會使血液中的鉀濃度在極短時間內增高。在理論上,死刑犯或安樂死病人注射完成後,會在一兩分鐘內,引發心臟驟停,而導致猝死。因為注射氯化鉀會讓犯人(或安樂死病人)痛不欲生,所以才需要先行注射前面兩種針劑以作為緩解。儘管如此,根據美國的實際情況,也有注射藥物的死刑犯,在完成所有注射程序後,仍然掙扎了二十多分鐘之後,法醫才宣告死亡。

至於「醫師協助自殺」的方式,以傅達仁去瑞士接受「醫師協助的自殺」為例,他所服用的藥物有二:(1)先服用止吐劑,約半小時後,(2)再服用戊巴比妥鈉(Sodium Pentobarbital)。「戊巴比妥鈉」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此藥物會作用在腦部的GABAA接受器,而達到鎮定效果。巴比妥類藥物可抑制腦幹細胞、基底神經節,也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主要有鎮靜、催眠、抗痙攣等作用,適當的劑量可用來治療諸如癲癇、氣喘與過敏性疾病,然而過量即可致命。

但是像在瑞士的「醫師協助的自殺」,則是讓病人一次服下十五公克(一萬五千毫克)的戊巴比妥鈉,這會使病人陷入昏迷、抑制呼吸系統、血壓下降,大約在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死亡。在服下大量的戊巴比妥鈉後,多數人會喝一些飲料或吃點巧克力,因為戊巴比妥鈉的味道極苦。在完成服藥的二到五分鐘之後,病人就會陷入深沉的睡眠,接著進入昏迷狀態。之後短則十分鐘,長則數小時,病人就會因為戊巴比妥鈉的作用停止呼吸,最後死亡。

請問各位讀者:您會同意這樣的死法是理想的善終嗎?當然不是!有死亡的尊嚴嗎?也當然沒有!不論是「安樂死」或是「醫師協助的自殺」,都是錯誤的生命處置方式,那是以注射或服用毒藥的方式,以強制心臟停止跳動而猝死,等於是以人為干預方式令肉體生命「強制關機」,既不是正常、也不是妥善的,甚至可以說是「極其愚蠢的死法」!

然而,很弔詭的是,目前世界各國居然還有不少人希望、甚至於主張立法對末期病人與植物人實施「安樂死」。無論從醫療科技的角度,或是從醫療倫理的立場來看,都是非常不當、不合理、不合宜的作法,所以必須加以釐清,以正視聽。

其實,從生命永續的觀點,從宗教靈性關懷與照顧的角度與立場而言,有更為高明的辦法,就是停止所有醫療的不當干預,一心一意積極「求往生」,而非放棄生命「求死」。

「求往生」就是要保留足夠的精神與體力,集中心念發願往生佛國淨土或天國樂園,或者乘願再來娑婆世界,藉由持誦各個宗教的聖名聖號,醞釀與佛、菩薩(或耶穌基督、真主安拉等聖靈)感應道交而來接引的契機。(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