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四月公布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由於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經濟壓力和購買行為的轉變,去年全球藝術品總體銷售額下跌一成二,高單價的藝品銷售額更暴跌三成九。
川普關稅戰讓更讓買家看緊荷包,藝博會面臨運輸等參展成本提高、消費力大減的壓力,必須用找到新的方式吸引新世代進場。
根據巴塞爾報告研究團隊執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去年一年參加藝術展的人數雖然成長,但成長的人數卻是來自未必會購買藝品的遊客,過去藝博會倚賴的長期買家,參加展會的次數卻減少,原因在於展會過度擁擠、藝品的同質化與旅行成本的提高。
報告中,一位經銷商表示,「現在的年輕收藏家不再購買畫作」。多納藝術總監陳如鈊表示,年輕收藏家過去幾年熱中投資潮流藝術與數位藝術,但這兩種藝術如今都已成泡沫或走下坡。她觀察,和上一代相較,新一代的藝術買家不在意深奧的藝術理論,喜歡療癒型藝術。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表示,如何在台北當代、台北藝博會兩個大型國際藝博會之外,推動區域性的藝品交易能量,並培養新世代買家,將是未來的挑戰。
此外,關稅戰開打,各行各業都可能受到影響,文化界尤以拍賣、國際藝博會等牽涉國際交流的展會影響最深。
未來藝術品的國際銷售可能會出現「洗產地」,避免遭徵收比作品賣價還貴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