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各地公立幼兒園招生陸續啟動,其中高雄、台南、台中等縣市近日已完成公幼抽籤錄取的程序。不過受到少子化、平價教保機構大增等多重夾殺,公幼今年困境再擴大,有公幼整班招不到學生,恐面臨裁班命運。
教育部表示,將與地方政府共同研議招生對策,也將針對招生未滿九成的公幼提供招生協助措施。
過去公立幼兒園一支獨秀,因其平價以及師資,吸引眾多家長登記抽籤,然而近年來隨著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職場教保中心等平價教保機構大增,家長選擇更多,幼兒園招生競爭激烈,公立幼兒園招生盛況已不復返。
根據教育部統計,去年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共有逾五十萬個名額,供幼兒就讀。少子化、平價教保大增的夾擊下,近年公立幼兒園招生海嘯一波波,陸續出現招不滿學生、甚至超額教師、超額教保員等現象。
教部:調整班型、師生比
根據近期高雄、台南、台中招生數據可見,許多園所缺額仍有十餘個名額,等於一班學生只招到半個班,還有園所缺額二十、三十名,等於整班找不到學生;缺額最多的園所,甚至還差近四十名學生,若以一班一比十二招生的話,等於原本的兩班,幾乎都招不滿學生。
雙北市人口多,是幼兒園招生重鎮,但招生期較晚,五月底才開放登記抽籤程序,不過公幼老師直言,去年已有原額滿公幼出現二十餘個缺額,今年狀況恐不樂觀。
全教總幼委會主委楊逸飛說,在政府以近乎等同拓展便利商店的速度之下,現在平價教保機構數量多,幼托機構如同進入戰國時代,面臨超額的公立幼兒園教師、教保員有可能得被迫到新環境工作。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將持續觀察公幼招生影響因素,以調整班型及調整師生比等方式規畫整體平價教保供應量。另地方政府應針對招生率未達九成的公立幼兒園主動提供相關行政支援及招生協助措施,將與地方政府共同研議招生對策。
推特色課程 吸引家長
少子化浪潮下,公立幼兒園招生壓力大增,如何吸引家長選擇公幼,成為各園積極思考的新課題。許多公幼開始轉變招生思惟,除了強化與社區、家長的連結,甚至投入經營臉書粉絲頁、網頁行銷,以提升曝光率,爭取家長青睞。
北投幼兒園長王珊斐坦言,招生競爭已是公幼現場的日常。不過雖然目前市面上教保機構類型繁多,但公幼仍具備明顯優勢。然而,她也提醒,家長除了在意距離便利外,也會打聽園所有沒有特色課程、是否重視在地文化發展。因此公幼不能再只是被動等待,要思考如何在社區中建立獨特的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