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疫後客運駕駛流失缺口尚未補足,再加上駕駛退休潮,徵才速度不及人力流失速度,嚴重衝擊客運業運能,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公共客運業員工平均薪資有6萬1722元,比前年多出2091元,但員工人數創歷史新低,僅1萬8994人,但每人每月總工時卻高達198.6小時,且已連續3年每月加班逾30小時。
交通部公布「2024年運輸及倉儲業之生產與受僱員工概況」最新統計,運輸及倉儲業全年受僱員工人數平均29萬7000人,汽車貨運業及其他運輸輔助業受僱員工人數均逾7萬人,公共汽車客運業及港埠業受僱員工人數均創歷年新低。
薪資部分,去年整體運輸及倉儲業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6萬5184元,相較上年增加3227元,創歷年新高,但遊覽車等其他客運業平均薪資僅3萬6745元,成為運輸業最低薪。工時部分,公共汽車客運業不僅受僱員工數創新低,去年每人每月總工時為198.6小時,位居各運輸倉儲業之冠,相比2023年的198.4小時,增加0.2小時。
此外,公共汽車客運業已連續3年每月加班逾30小時,去年加班時數更增加至32.9小時,比2023年的31.7小時增加1.2小時,也較整個運輸及倉儲業平均值多出23.8小時;但平均薪資有6萬1722元,比2023年多出2091元。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說,公共運輸廉價時代已經過去了,以日本為例,公共運輸運價非常昂貴,但台灣仍停留在低票價、低運價,如此永遠走不出僵局,主管機關應思考調整運價,才能進一步讓駕駛薪資調高,增加駕駛回流、人員招募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