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總統賴清德提出「不同工、不同酬」概念,改善人力流失等困境,事實上,為留住年輕醫師,許多醫學中心絞盡腦汁,台北榮民總醫院最近啟動第3波調薪,提高內、外、婦、兒、急診等專科住院醫師獎勵金。新光醫院則增加外科住院醫師加班費,相較於內科系,月薪資約多2萬。
重症治療 輪值壓力大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近幾年願意投入重症治療的住院醫師愈來愈少,原因在於必須輪值夜班、假日班,而薪資又與不必輪班、壓力小的科別差不多,「是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為此,北榮已於去年6月起,內、外、婦、兒、急診專科住院醫師每人每月增加6000元獎勵金,從今年4月起,再加2000元,等於每人每月薪資多了8000元。此外,泌尿科、骨科、神經內外科、麻醉專科等住院醫師也相當辛苦,4月起每人每月多了3000元獎勵金。
「兒童外科如同消防隊,隨時需要待命。」陳威明說,兒童外科團隊相當重要,為此,今年2月起,北榮大幅調高兒童外科主治醫師工作獎金。此外,也給予婦產科醫師特別獎勵金,小夜時段4000元、大夜時段6000元,主治醫師非常有感。
是否落實「不同工、不同酬」醫療職場?台大醫院醫務祕書陳彥元表示,持續討論研議中,將以醫院經營實際狀況為基準,透過優化或實質化,來拉大醫師間的薪資差距,更公平反映醫師工作負荷。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該院外科系住院醫師常值班,時數都可以報加班費,且依《勞動基準法》給付。另因應外科醫師不足,也給予人力不足獎金,讓外科住院醫師較內科住院醫師每個月薪資平均多20%,約2萬元。
護理獎學金 盼強化投入意願
此外,護理人力流失導致台灣醫療體系面臨無聲危機。洪子仁說,針對護理人力不足,政府應立即啟動「護理科系獎學金計畫」,依目前每年約有1萬名護理科系在學學生,提供每人每年15萬元獎學金,連續4年支持至畢業,增加年輕學子投入護理工作的意願。
洪子仁說,國內約30萬名持有證照的護理人員,但實際從事臨床工作僅19萬人,如果獎學金上路,預計4年內可穩定補充4萬名新血,為醫療基礎注入強心針。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副司長陳青梅表示,衛福部曾針對原住民及離島民眾推動「偏鄉護理精英計畫」,另針對一般生推出「護理精英計畫」,也就是大學4年就讀完全公費,1學期大約補助10萬元,畢業後須分派至人力不足地區服務4年,但辦理後發現成效不佳,目前計畫已經暫停,成效不佳原因是目前護理師短缺情形,並不是培訓人數不足,而是就業與留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