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少子化,國內各級學校普遍面臨生源減少困境,私立小學就讀人數卻逆勢上升,根據教育部統計,自一○三學年度起,全台就讀私立小學人數從三點四萬人逐年增加,一○八學年度新課綱上路第一年,突破四萬人,到了一一二學年度已超過四點五萬人,十年間成長逾三成。
近幾年包括台中市葳格高中、新北市康橋高中、台北市靜心高中、復興高中與再興中學等熱門私校,附設國小部招生人數明顯攀升。
一名私校教師指出,私小招生名額扣除幼兒園直升、教職員子女優先入學後,對外招生名額僅剩數十人至上百人。部分學校採抽籤入學,但熱門學校則舉辦特色招生,透過說明會與闖關體驗活動篩選學生,「其實是對家長和學生的雙重面試」,從中挑出「最符合學校期待」的學生。
錄取率13%
比國立大學還低
台北市私立靜心小學今年對外招收四十人,吸引三百一十人報名,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十三,比國立大學錄取率還低。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招收一百人,吸引超過五百人報名,錄取率也只有二成。台北市私立再興小學招收六十人,吸引逾二百五十人報考,錄取率百分之二十四。
台北市私立靜心小學校長唐尚智說,家長除了看重學校的教育質量外,還注重學校是否能提供安心的學習環境。他強調,「選擇私校不只是為了升學」,學校也重視學生的多元發展,規畫音樂、科展、機器人等活動課程。
「先卡私立小學,為將來進入私中鋪路。」一名家長坦言,熱門私中錄取率甚至比頂尖大學還低,與其冒險拚考試,不如從小學階段就讀私校。
小一開始補英語
小三補數學
一○八課綱實施六年,強調減壓與自主學習,卻未能減輕升學壓力,文理補習班多了上千家。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全國補習班數為一萬七千六百三十四家,比一○八課綱上路當年的二○一九年增加三百七十九家。其中以文理補習班成長最顯著,招收國小生的補習班多達一萬七百五十二家,占國內各類補習班的六成,其次是國中的兩千三百六十五家,約占百分之十三。
「讀私校反而補更凶」,中華補教大師暨品保協會理事長林沂真指出,有家長原以為選擇私校能省下課後安親與補習費用,但為了銜接學校進度與直升門檻,補習成為常態,還有業者推「私小專班」。
一名私立靜心小學家長表示,以為全天留校能減少補習需求,「結果身邊同學都在補習」,且私中分精英班與一般班,如果想進入精英班,基礎從小就要打好,有學生從小一就開始補英語,小三開始補數學,到了國中就變成補全科。
一一一教育發展協進會理事長曾燦金表示,部分不接受政府補助的私校具較高自主性,但國中小作為義務教育,仍應重視公共性與公平性。他也直言,一○八課綱實施後,補習風氣未減,應全面檢討成效。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指出,部分私校以筆試或特色招生錄取學生,違背教育公平。私校強調「家長選擇權」,實為「學校選擇權」,由學校決定錄取對象,他主張應採抽籤制度,確保入學機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