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校供餐法》將進入立法程序,立委與學生昨天在立法院共同呼籲,應在立法中制度化學生參與機制,傾聽用餐實際需求。有學生反映午餐炸物多、甜湯過燙、菜色單一,甚至出現AB菜單亂象,認為現行制度未真正重視學生聲音。立委林月琴說,每日一公噸的營養午餐廚餘成因並非學生挑食,而是供餐未符合需求,應於供餐會議全面納入學生代表,教育部也應強化意見回饋機制。
針對《學校供餐法》的訂定,林月琴昨天與青少年團體舉辦記者會,呼籲應制度化學生參與機制,傾聽學生對學校餐食的觀察與建議。
建國國中學生蕭鈺儒在記者會上分享,他的同學覺得營養午餐炸物出現的頻率太高,容易吃膩又不健康,甜湯口味太甜、不好喝,溫度也太燙,雖然學期初學校會邀請廠商讓學生試吃午餐投票決定,但實際上營養午餐的內容常讓學生吃幾口就不想吃,甚至會自己準備其他食物,或去福利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