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當選下屆總統呼聲最高。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在二○二二年總統大選落敗,預料將參加接下來的提前改選。儘管南韓及美國國內均有質疑他親中、親朝(北韓)甚至親俄的聲音,但是有南韓媒體發現,自去年十二月戒嚴風暴以來,他在外交和安保議題上的發言,已出現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李在明的言論中,最為台灣所知的就是以下這段。他去年三月國會選戰時批評尹政府的對中外交是「招惹中國」,「何必呢?只要(對北京)說謝謝,對台灣也說謝謝就好了」。他翌日並重申「我們(南韓)沒必要深入參與兩岸關係」。
不過李在明一月在黨內會議感謝美國及國際社會為了支持南韓民主所做的努力,並將進一步強化韓美同盟;對同月發生的洛杉磯山火,他在聲明中提到「同盟就是在患難中並肩而行」。
李在明去年十二月在國會通過尹錫悅彈劾案前一天,也發表聲明感謝美國和友邦,強調南韓是自由民主陣營的一分子,將扮演好與履行其角色及責任。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說,李在明在涉外言論上的巨大轉變被解讀為他正試圖「轉型」,原因是他研判即將提前改選總統而設法擺脫其長期的親中朝俄形象。尤其在川普第二任上台,美國全力圍堵與打壓中國大陸下,擺脫親中形象已成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