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 4日報導,在美國白宮與商務部的施壓下,台積電已與英特爾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經營英特爾在美國的部分晶圓廠,台積電並取得新公司20%股權,雖幫助英特爾在先進製程站穩腳跟,但有助給予台灣政府更多協商籌碼。
細節最終協議 尚未敲定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指出,根據協議,台積電可能與英特爾共享一些晶片製造方法,同時訓練英特爾人員,藉以取得新公司20%的股權,而非出資。目前還不清楚其他80%股權的持有人,以及新公司的資金來源,討論還在進行中,還沒敲定最終協議。
這項議題近期持續引起半導體圈討論,知情人士說,川普政府推動協商是為了重振英特爾命運,台積電也正在抵禦華府的其他調查,例如商務部持續調查台積電不慎為華為生產先進晶片,是否違反美國的出口規範,白宮與商務部施壓台積電和英特爾達成協議,化解英特爾的長期危機,商務部官員也支持這項初步協議。
協商關稅 擁有更多籌碼
報導指出,這項合資公司的提議,可望讓台灣政府與川普政府協商關稅時,擁有更多籌碼,並有助於英特爾晶圓廠在先進製程站穩腳跟。
知情人士說,最迫切的問題是台積電與英特爾確切要如何合作,因為雙方採用不同的生產機器型號與原料,若採用台積電的方法,可能迫使英特爾汰除多數設備,相當於把部分事業賣給台積電。
若台積電參與英特爾晶圓廠的營運,英特爾可能必須考慮大砍半導體工程師,並調整設備採購策略,可能賣掉一些最昂貴的機器。
英特爾與台積電都拒絕評論,白宮和商務部則未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3日在CNBC的「Squawk Box」節目受訪時表示,川普的戰略是提高國內工廠生產能力,包含把半導體製造從台灣奪回來。他說,儘管半導體並未納入這次對等關稅範圍,但川普仍在思考美國如何重新在晶片製造領域立足。
對此,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則表示,川普政府對台灣課徵32%對等關稅還沒結束,現在又傳出台積電合資解救英特爾,賴清德總統不要只會送錢給美國,不要只會發臉書,出來告訴國人,台灣要怎麼面對被掏空的變局。
美國高度關注台積電,不過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近期則是密赴日本,據傳與官方溝通說明在日本投資藍圖,將持續專注已公布的兩座廠投資計畫。